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给生命配乐 侯建臣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拍的。 ②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
给生命配乐 侯建臣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拍的。 ②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
admin
2016-06-30
82
问题
给生命配乐
侯建臣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拍的。
②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思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哼一哼。哼一种老调,或者哼一种新调,或者就顺着我们的心跳哼一种不是调的调。那调要是让别人听了实在难听极了,而我们那时觉得是那么动听。
③那是真的动听,是全身感到舒畅的动听。那一刻就觉得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那种调子更让人觉得动听的了。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人不管是烦恼的时候也好,痛苦的时候也好,只要哼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调子,就会慢慢地变得开朗,眼前的路也就开阔起来。
④我曾经好多次见过父亲一个人一边干着活,一边随意地哼着。父亲是一个木工。他一般戴着一顶很破的帽子,帽沿儿朝一边歪着,在帽子下面插着一支铅笔,他一边挥动凿子凿着木头,一边哼着调子。他在亮光下的影子显得十分生动。父亲的调子是那种很粗放的调子。我也曾经多次见过母亲一边收拾着家一边哼着,母亲哼得很细很细,被人听到了她就会不自然地笑笑,等人走了她就又开始哼了。其实那时我们的家是很困难的。父亲和母亲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可他们却会不时地哼出他们心底的旋律来。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但在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哼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很美很美,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们所正在过着的生活。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歌一边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很难想象一个能够很随意地从心底哼出歌的人会不热爱生活,会厌倦人世。
⑤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一人天黑要从很远的地方回家,因为路远,而且还要经过一块坟地,所以就很害怕。总感觉有什么东西跟在自己的后面,于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我是大人,好像是要告诉谁似的。但这一招并不起作用,因为心里很清楚自己并不是一个大人。就哼起了歌,哼得很响,在黑夜的旷野里就只能听到自己的歌了。那一刻似乎自己真的长大了,那段路也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完了。
⑥在走那段路的时候,哼歌让我给自己创造了自信,使我从容地走过了一段本来就应该是很艰难的路。我就想父亲和母亲在哼歌的时候是不是也在为自己创造自信呢?在繁杂的生活面前他们肯定也会感到压力和沉重。但哼着哼着,那些东西就显得很轻很轻了。我曾经问过他们,母亲没说话只是笑着,而父亲则是在沉思什么的样子,他们要回答的一切就在他们的笑容里和沉思着的眸子里了。
⑦生活就是这样,父亲和母亲用他们心中的旋律使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起来了,倘若他们整日愁眉苦脸,很难想象我们当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生活有时是一场大型交响乐,但生活有时又是很单纯的二胡独奏;生活有时是激越的,但大多数时间则是像小河一样静静地流着。谁想让生活永远澎湃着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流动着的生活更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味,也更能让人陶醉其中。
⑧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起码说明我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生命,说明我们的生命还有值得我们为此而干下去的东西。我们也就会活得有滋有味。而给自己的生命配了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了让我们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⑨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选项
A、文章的最后一句:“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作者以此句作结,显得意味深长,事实上作者已在文中作了回答:人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B、作者很善于描写人物,文中不仅写出了父母亲哼歌的特点,而且写自己走黑路回家,也十分传神,让人读了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C、这篇散文融记事、写人于一体,熔议论、抒情为一炉,情感真挚,语言华丽,尤其是文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句,使得文章也像配了乐似的有了旋律。
D、文章第四段连用了五个“一边”,其中第三个“一边”出现在对父亲的肖像描写中,很传神地表现了“父亲”作为一个木工的职业形象;另外四个“一边”突出了父亲在劳动中自然而然地哼着“随意”的调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B,C
解析
A项中“人不需要物质”在文中没有体现。D项中第三个“一边”是对母亲的描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urU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小学语文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小学语文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关于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陈述中,正确的句数有()。①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儿童心理发展顺序并不完全一致。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采用“螺旋式”。③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凑十”的计算规律为主线来编排。④教材的整体结构,以数和数的运算知识为
()就是教师主要用语言对新教材做全面、系统、重点深入的分析讲解,学生集中注意倾听教师讲述,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各个问题,且适当记笔记的方法.
把下面四个词语按句子语义要求填入相应空格处。瑟缩惊惶绝望傲然(1)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______走出,留他______地站在小屋里。(2)他很______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着。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闲读梧桐余秋雨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
羁鸟恋旧林,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1)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_______,_________。(唐.李白《古朗月行》)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后两句创设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爱莲说》中的名句填写)
随机试题
车削传动丝杠时,毛坯本身弯曲时应校直。()
《TRIMs协议》的适用范围是()
下列哪项不属于患者学习目标
以下不能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的药物是
老年患者心电图示有心肌缺血表现,术前用药不妥的是
根据我国现行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下列()情形不属于应当对资产评估机构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的情形。
某团旅游者在景区游览时,放在车上的多件行李被盗,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和平社区的李小梅今年62岁,今年7月12号突然患脑血栓被送医院。为帮助老人做健康档案。8月15号公共营养师吴婷婷到家里进行调查。原来老人去年7月退休在家。今年又丧偶,现一人生活。她在10年前发现自己患高血压。并开始吃药,近期病情不稳定;今年6月去医院体检途
集体决策就是由大家拟订出各种选择方案,然后由领导者个人拍板决定出使用哪一个方案的决策方式。()
Anewwebsitefromthe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USDA)showsthat10%ofthecountryisnowa"fooddesert".TheFoodDes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