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甲伪造保险公司保险单,先后与230人签订保险合同,收取保费70余万元。甲在保单上留有真实的联系电话,当投保人发生保险事故时,甲便及时理赔。后案发,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甲伪造保险公司保险单,先后与230人签订保险合同,收取保费70余万元。甲在保单上留有真实的联系电话,当投保人发生保险事故时,甲便及时理赔。后案发,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dmin
2021-03-22
58
问题
甲伪造保险公司保险单,先后与230人签订保险合同,收取保费70余万元。甲在保单上留有真实的联系电话,当投保人发生保险事故时,甲便及时理赔。后案发,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选项
A、合同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
C、非法经营罪
D、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答案
C
解析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以及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甲并没有经营保险业务的许可证,但是却伪造保险公司保险单进行保险业务,符合非法经营罪的特点。所以C项的说法正确。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甲伪造保险公司保险单进行保险业务,不属于单纯的合同诈骗罪。所以A项的说法错误。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甲伪造保险公司保险单,并不是以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不符合保险诈骗罪的特点。所以B项的说法错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甲伪造保险公司保险单进行保险业务的行为也不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点。所以D项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umR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政法题库地方公务员分类
0
政法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中学自2010年起试行学生行为评价体系。最近,校学生处调查了学生对该评价体系的满意程度。数据显示,得分高的学生对该评价体系的满意度都很高。学生处由此得出结论:表现好的学生对这个评价体系都很满意。 该校学生处的结论基于以下哪一项假设?(
2015年以来,某省工业生产增速呈波动回升态势,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0%,比年初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1~8月,累计实现增加值12188.4亿元,增长12.6%,较上半年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快4.5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量回升
下列对有关法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关于假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校外马路上的摊贩市场在被取缔不到一周后,又________,再次喧闹起来。 (2)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新纳粹势力___
2013年上半年,建材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186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提高2.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6.61%,提高0.3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水泥10.96亿吨,同比增长9.7%,水泥熟料产量6.47亿吨,增
下列关于冬季灾害天气棚室蔬菜应对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要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下列属于进一步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举措是()。
周某出售劣质食品,导致购买其食品的张某食用后中毒住院抢救,周某的这一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对此,周某应当()。
行政合同具有的特征有()。
随机试题
女性,28岁,因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住院治疗,现病情稳定,血压正常,轻度水肿,尿蛋白(+),血肌酐98μmol/L。出院前作哪些保健指导
下列哪项对鉴别良性与恶性骨肿瘤无意义
男,20岁。洁治后2个月又出现刷牙时牙龈出血,检查:牙面大量菌斑软垢,下前牙舌侧新生牙石(+),牙龈普遍水肿,下前牙唇侧龈乳头圆钝,探诊深度3~4mm,未探及釉牙骨质界。如再次进行超声龈上洁治,操作错误的是()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下列选项对上市公司不得公开发行证券的情形描述错误的是( )。
下列要约未失效的是:()
下列各项中,企业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是()。
1904年5月21日,由_______个国家足球协会的代表在巴黎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
2017年又出“年度网络用语”:“怼”“打call”“尬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凉不惊喜,意不意外”“扎心了,老铁”等。每一用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②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Readthearticlebelowaboutteam-building.Choosethecorrectwordtofilleachgap,fromA,BorC.Foreachquestion29-40,m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