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试论述态度的相关理论。
试论述态度的相关理论。
admin
2019-01-13
51
问题
试论述态度的相关理论。
选项
答案
(1)态度的学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做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 (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他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二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uS8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理论题库成考专升本分类
0
教育理论
成考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动产质权的论述,有误的是()
简述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和我国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类型。
甲、乙二人在打猎过程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朝同一方向开枪,导致丙中弹身亡。现查明:丙所中子弹确系甲、乙二人所带猎枪射出,但无法证实该子弹系由谁射出。造成丙死亡的损失应由()
依照我国民法理论,诉讼时效仅适用于()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违约方不履行合同,也不需向另一方承担民事责任的理由是()。A.第三人的过错B.不可抗力C.上级主管机关的决定D.违约方法定代表人更换
在双务合同中,双方履行义务有先后顺序的,在先履行义务一方没有履行义务时,后履行义务一方有权拒绝履行,或一方履行不符合约定要求时,另一方有权拒绝相应的履行要求。这在我国合同法理论上称之为()。
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成功后的狂喜、失败后的绝望等情绪状态是()
“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随机试题
当单元格的字体变大时,Excel会自动改变单元格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引起
急性肺水肿最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
关于HBsAg阳性的孕妇正确的是
女性,42岁,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2年,口服抗甲状腺药物3个月后症状减轻,停药。2周前出现对称性发作性肌痛、肌无力,伴低钾血症,考虑合并哪种疾病
分子结构式为以下结构的药物是
超高热是指()
【2017年】甲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采购原材料2060千克,每千克50元(含增值税),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为60千克,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500元,企业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商业银行代销代理其他机构发行的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或股权性资产的,必须由商业银行代销机构审核批准。()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首歌描述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