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关于“全盘西化”和“本土文化”的论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关于“全盘西化”和“本土文化”的论战
admin
2018-07-12
90
问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关于“全盘西化”和“本土文化”的论战
选项
答案
1935年到1936年,中国的思想界爆发了一场关于“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的论战。论战的双方主要是以十教授为代表的本位文化派和以胡适、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同时全盘西化派内部也存在争论。 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何炳松等十教授联名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认为中国文化在古代曾经大放异彩,但在近代逐渐走向了衰落;要使中国文化复兴,必须从事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然《宣言》只是泛泛地说要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评态度来建设中国文化,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同时,《宣言》的发表与广泛宣传也有一定的政治背景,符合国民党的意识形态要求。 《宣言》这一保守主义的文化立场,与五四运动以来思想界的主流基调不相符合,所以遭到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批驳。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激进反传统的姿态,倡导全盘西化之说。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大多是糟粕,而西方文化则大多数是精华,中国应该抛弃传统转而学习西方;中国的传统在当下不是失去了,而是保留的太多,以至于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未来的出路,必然依赖不断的西化。 但是,至于如何西化,在全盘西化阵营里又有不同的看法。陈序经是最坚定的“全盘西化”论者,主张应诚心诚意地全盘接受整个西方文化,而不是部分。胡适也主张全盘西化,但认为由于文化惰性的原因,其最后的结果会有一种折中的倾向;他建议,以“充分西化”代替“全盘西化”的说法。 这次论战的深度无疑超过了五四时期的中西文化论争,众人已认识到文化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集合体;对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也有了全面的认识,除少数人外都能认识到各种文化的复杂性;而且,有人主张以“现代化”的说法来代替“西化”和“中国化”,并对“现代化”和“西化”作了初步的界定和区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teX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王艮创立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第一个启蒙学派,其从者大都致力于封建道德的普及宣传工作。
试述五四运动至建国前中国史学的发展。
《革命军》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试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评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的原因。
试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唐朝官营手工业中,每年服役二十天,在政府“趋役不尽及别有和雇”的情况下,可“纳资代役”的是()。
随机试题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呈无回声,其后方脾静脉和门静脉难以显示,这种超声表现的病理基础为
法洛四联征最早且主要的表现是
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至红色的为
氯丙嗪可加强中枢兴奋药的作用。()
人工上砟整道作业,正确的作业顺序是()。
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项成就行为的主要判断称为______。
一种安全扫描仪被设计用来探测行李中的爆炸物质.每当通过扫描仪的行李中含有爆炸物质时,扫描仪就会提醒它的操作者。当100件不含有爆炸物质的行李通过扫描仪时,扫描仪就会错误地提醒它的操作者一次。因此,在100次有爆炸物质的警报中,有99次实际上都存在有爆炸物质
一个容器里装有10升纯酒精,倒出1升后,用水加满,再倒出1升,用水加满,再倒出1升,用水加满。这时容器内的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记名国债()竞价系统()短期国债()发行量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