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分析甲、乙、丙、丁四人的观点,正确的是哪几项?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分析甲、乙、丙、丁四人的观点,正确的是哪几项?
admin
2014-04-26
87
问题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分析甲、乙、丙、丁四人的观点,正确的是哪几项?
选项
A、甲认为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数额不超过当地12个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乙认为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而且劳动仲裁不应收费
C、丙认为劳动仲裁委员会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60日,应当作出仲裁裁决
D、丁认为劳动者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申请劳动仲裁
答案
B,C
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了特定案件,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不得再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没有限制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不得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且对于用人单位,该法第49条也给予了权利救济途径,即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选项B符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2条、第53条的规定,故正确。一般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庭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之日起45日内作出仲裁裁决。案情复杂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延长,但是不得超过15日。因此劳动争议案件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之日起,仲裁庭应当在最长不超过60日内作出裁决,否则当事人可以就劳动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故C项正确。 D项错误,因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期限作了限制和明确,(1)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修改为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同时需要注意例外规定:①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1年时效的限制,相当于时效的延长性质;②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申请,起算点是劳动关系终止之日。(2)明确了申请劳动仲裁期限的性质是时效,适用时效的中止、中断规定。但是仲裁时效中止和诉讼时效中止不同,仲裁时效的中止因中止事由的出现,可以发生在仲裁时效期间的任何时间,不同于诉讼时效要求的中止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综上,依题意,B、C项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stk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崔某涉嫌强迫交易罪被立案侦查、移送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应当依法移送人民法院审判。请回答: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法院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王某涉嫌故意伤害被检察院提起公诉,魏某是被害人,检察院派姜某出庭支持公诉,武某是本案的证人,胡某是鉴定人,那么在法庭调查阶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张某(17周岁)以抢劫罪依法被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害人林某同时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张某赔偿自己的医药费20000元。一审判决张某有期徒刑1年,并赔偿李某医药费l0000元。在下列各主体中,依法有权独立提起上诉的是:()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涉嫌垄断的行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发展变化,对后世法律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哪些表述正确揭示了这些发展变化?
关于宪法规范的特点,下列表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在中国人世承诺中,“非市场经济承诺”使得其他WT0成员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导向型产品在据反倾销规范比较价格时,可以使用下列哪种价格或成本确定正常价值?
下列有关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和适用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下列哪(一)些规范可以授权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
某德国公司向中国甲公司出售一大型设备,合同规定该设备的各部分部件分五批到货。前三批部件均按期按质到货,但在收到第四批部件时,发现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甲公司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应该如何处理?()
随机试题
简述数据元素的特性。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肉芽组织的描述错误的是
对新投入使用的吊钩应做负荷试验,试验时间不应少于()min。
为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锻压设备上都设有()。
EDI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起计算。
按检验场所分类,质量检验可分为()。
我国社会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SevenSecretsofNaturallyThinPeopleYouhatethem.Youknowthetype…theoneswhoneverbataneyewhenitcomestim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