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有关清末制定的刑事法典的表述何者为正确?(2004年司法考试试卷一第86题)
下列有关清末制定的刑事法典的表述何者为正确?(2004年司法考试试卷一第86题)
admin
2017-05-09
66
问题
下列有关清末制定的刑事法典的表述何者为正确?(2004年司法考试试卷一第86题)
选项
A、清末刑法典修订的成果是《大清律例》和《大清新刑律》
B、《大清新刑律》结构分总则和分则两篇,后附《暂行章程》
C、《大清新刑律》完成前的过渡性法典为《大清现行刑律》
D、《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答案
B,C
解析
在清末刑法典修订活动中,明显的变革成果是《大清现行刑律》与《大清新刑律》。而《大清律例》是清朝乾隆年间修订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它以《大明律》为蓝本,是中国传统法典的集大成者。可见选项A表述错误。
《大清现行刑律》颁行于1910年,是清政府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稍加修改,作为《大清新刑律》完成前的一部过渡性法典,它与《大清律例》相比,主要变化是:(1)取消了《大清律例》的六律总目,将法典各条按性质分隶30门;(2)对纯属民事性质的条款不再科刑;(3)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手段,如凌迟;(4)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妨害国交罪等。但这些变化只是在形式上对《大清律例》稍加改动,因此《大清现行刑律》还不能说是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所以选项C表述正确。
《大清新刑律》颁行于1911年,但没有真正施行。《大清新刑律》重要变化是:(1)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2)在体例上抛弃了1日律的结构形式,将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3)确立了新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4)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刑法制度,如罪刑法定原则和缓刑制度等。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大清新刑律》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因此,选项D表述不正确。
《大清新刑律》由于仍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因此在法典后面附有后附《暂行章程》5条。所以选项B表述正确。
综上可知,本题选项BC表述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se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行为对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以下关于犯罪主体的身份,说法错误的有哪些选项?()
关于不作为犯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冯某和李某分别是A理发店和B理发店的老板,两店相邻。某日,A店生意非常红火,B店却无人光顾。李某便将员工聚集在一起,商量如何教训冯某。这时,A理发店的员工朱某刚好从B理发店门前经过,随口吐了一口痰。这时,正苦于“出师无名”的李某带着B店员工冲出门来,将朱某
甲、乙、丙共谋犯罪。某日,三人拦截了丁,对丁使用暴力,然后强行抢走丁的钱包,但钱包内只有少量现金,并有一张银行借记卡。于是甲将丁的借记卡抢走,乙、丙逼迫丁说出密码。丁说出密码后,三人带着丁去附近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取钱时发现密码不对,三人又对丁进行殴打,丁
张某出于报复动机将赵某打成重伤,发现赵某丧失知觉后,临时起意拿走了赵某的钱包,钱包里有1万元现金,张某将其占为已有。关于张某取财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张某与仇人王某发生殴斗,在殴斗过程中张某突然拔出匕首对着王某的要害部位一顿乱砍。王某没有力气反抗,为求活命,便瘫倒在地,假装已被张某砍死。张某信以为真,怕有人发现王某的“尸首”,便将其扔到附近的水井中。该水井非常的深,且早就枯干。王某掉到井底时被摔死。那么
下列有关儿童犯罪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随机试题
简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卵巢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特点是()
A.中枢抑制B.血管神经性水肿C.粒细胞缺乏D.甲状腺功能亢进E.甲状腺功能低下碘制剂不良反应是()
何谓药物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试各举一例。
小学生小杰和小涛在学校发生打斗,在场老师陈某未予制止。小杰踢中小涛腹部,致其脾脏破裂。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07年司考.卷三.单24)
地形一般可分为()三类。
企业以银行存款向供货方预付贷款,所引起的变化为()。
贷款人的权利不包括()。
哪个教学原则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匹配?()
若干人的年龄的和是4476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不超过79岁,最小的不低于30岁,而年龄相同的人不超过3人,这些人中至少有多少位年龄不低于60岁的老年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