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国政府与乙国A公司在乙国签订一份资源开发合同后,A公司称甲国政府未按合同及时支付有关款项。纠纷发生后,甲国明确表示放弃关于该案的诉讼管辖豁免权。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卷一—30,单)
甲国政府与乙国A公司在乙国签订一份资源开发合同后,A公司称甲国政府未按合同及时支付有关款项。纠纷发生后,甲国明确表示放弃关于该案的诉讼管辖豁免权。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卷一—30,单)
admin
2017-06-13
84
问题
甲国政府与乙国A公司在乙国签订一份资源开发合同后,A公司称甲国政府未按合同及时支付有关款项。纠纷发生后,甲国明确表示放弃关于该案的诉讼管辖豁免权。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卷一—30,单)
选项
A、乙国法院可对甲国财产进行查封
B、乙国法院原则上不能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除非甲国明示放弃在该案上的执行豁免
C、如第三国法院曾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则乙国法院可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
D、如乙国主张限制豁免,则可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主权豁免。
(1)国家主权豁免的概念。
国家主权豁免是指国家的行为及其财产不受或免受他国管辖。与国家的管辖权一样,国家享有的这种非经自己同意,不受他国管辖的权利,同样被认为是国家主权的体现,符合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平等性和独立性的特征。但国际法明确规定不得豁免的情况除外,如从事某些国际罪行的情况。
实践中,国家主权豁免主要表现在司法豁免方面,司法豁免包括管辖豁免、程序豁免与执行豁免,具体指:一国不对他国的国家行为和财产进行管辖;一国的国内法院非经外国同意,不受理以外国国家作为被告或外国国家行为作为诉由的诉讼,也不对外国国家的代表或国家财产采取司法执行措施。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主权豁免又经常被称为国家的司法豁免权。
国家是国家豁免的主体,根据联合国大会2004年通过的《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规定,就国家豁免范畴,国家是指:①国家及其政府的各个机关;②有权行使主权权力并以该身份行事的联邦国家的组成部分和国家政治区分单位;③国家机构、部门和其他实体,但须它们有权行使并且实际在行使国家的主权权力;④以国家代表身份行事的国家代表。同时,当一个新国家得到外国承认,则就意味着该外国承认上述新国家在其法院的豁免权。
(2)国家豁免权的放弃。
国家可以自愿地就其某种特定的行为或不行为接受外国法院的管辖,即对其某个方面或某种行为,放弃在外国法院的管辖豁免。这种放弃是国家的一种主权行为,必须是自愿、特定和明确的。一国不能通过本国立法来改变别国的豁免立场,也不能将一国对某一特定事项上的豁免放弃推移到其他事项上,或将一国的豁免放弃推移到另一国家上。
①豁免的放弃可以分为明示放弃和默示放弃两种形式:
明示放弃是指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通过条约、合同、其他正式文件或声明,事先或事后以明白的语言文字表达就某种行为或事项上豁免的放弃;
默示放弃是国家通过在外国法院的与特定诉讼直接有关的积极的行为,表示其放弃豁免而接受法院管辖,包括国家作为原告在外国法院提起诉讼。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或作为诉讼利害关系人介人特定诉讼等。
②下列行为不被认为是默示放弃国家主权豁免:
a.国家在外国领土范围内从事商业行为;
b.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为主张或重申国家的豁免权,对外国法院的管辖作出反应,出庭阐述立场或作证,或要求法院宣布判决或裁决无效;
c.一国同意适用另一国法律;
d.一国代表在另一国法院出庭作证;
e.一国未在另一国的诉讼中出庭。
③另外,国家对于管辖豁免的放弃,并不意味着对执行豁免的放弃。即,即使国家放弃了管辖豁免,外围法院也不能因此当然地对该国国家财产实施扣押、查封等强制执行措施。执行豁免的放弃必须另行明示作出。
(3)国家主权豁免原则的发展。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以来,国家主权豁免经历了由绝对豁免占主导地位到相对豁免逐渐流行的一个变迁过程。特别是“二战”之后,国家大量地参与国际商业活动,坚持绝对豁免使与其交易的外国自然人和法人处于不利地位,影响了国际商业活动的正常发展。限制豁免主义理论逐渐得到发展。该理论主张将国家行为分为商业行为(管理权行为、非主权行为)和非商业行为(统治权行为、主权行为),认为国家的商业行为不应享有豁免权,从而将传统上对国家一切行为和财产的豁免原则或主张称为绝对豁免主义。
目前,限制豁免的基本观点已逐渐被越来越多国家和学者的接受。实践中,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及某些区域性的条约,也不同程度地采纳了限制豁免的原则,但各国的观点和做法尚不完全一致。2004年《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也采取了限制豁免主义的立场,但该公约目前尚未生效。所以,尽管限制豁免的原则逐渐得到了多数国家支持。但在国际社会就此达成有拘束力的条约,以明确和完善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具体范围和规则之前,传统的主权豁免原则仍然被认为是一项有效的国际习惯法规则。
据此,B项正确,A项错误。国家对于管辖豁免的放弃,并不意味着对执行豁免的放弃。即使国家放弃了管辖豁免,外国法院也不能因此当然地对该国国家财产实施扣押、查封等强制执行措施。执行豁免的放弃必须另行明示作出。
C项错误。国家可以自愿地就其某种特定的行为或不行为接受外国法院的管辖,即对其某个方面或某种行为,放弃在外国法院的管辖豁免。这种放弃是国家的一种主权行为,必须是自愿、特定和明确的。一国不能通过本国立法来改变别国的豁免立场,也不能将一国对某一特定事项上的豁免放弃推移到其他事项上,或将一国的豁免放弃推移到另一国家上。
D项错误。限制豁免理论主张将国家行为分为商业行为(管理权行为、非主权行为)和非商业行为(统治权行为、主权行为),认为国家的商业行为不应享有豁免权,从而将传统上对国家一切行为和财产的豁免原则或主张称为绝对豁免主义。只有甲国明示放弃执行豁免时,乙国才可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乙国主张限制豁免不能成为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的理由。本题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sT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张某(17岁)因盗窃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时,认为张某有悔罪表现,犯罪情节并不严重,准备作出附条件不起诉,人民检察院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下列哪些案件可以由审判长提请院长或者庭长决定组织相关审判人员共同讨论,合议庭成员应当参加?()
下列关于审判委员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公安司法机关运用鉴定意见,应当遵循哪些规定?()
根据刑事证据理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被害人陈述的有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侦查人员勘验李四死亡现场,在李四手指边发现“张三”二字,根据专家所做的笔迹鉴定,“张三”二字出自被害人李四之手。据此,侦查机关找到了本案犯罪嫌疑人张三。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关于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某县公安局以郭某因邻里纠纷殴打并致邱某轻微伤为由,对郭某作出拘留10天的处罚。郭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某县公安局向法院提交了处罚的主要证据,华某和邱某舅舅叶某二人的证言及该县中心医院出具的邱某的伤情证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孔某与黄某打架,孔某招架不住,驾车逃跑,黄某在后紧追。孔某开出没多远,黄某追至,警察随即赶到。后公安局以殴打他人致轻微伤为由对孔某罚款100元,黄某对此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孔某亦不服,申请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开庭当日,原告、被告均未到庭。法院经合
随机试题
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2位。)某出版社拟出版一本由摄影家赵明撰写的随笔集《光影的记忆》。该书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采用32开本,勒口平装
()
患者男性,平素嗜酒,近一个月来不思饮食,口干唇燥,大便秘结,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干,少苔,脉细数,治疗当选
下列工作中,属于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有()。
金融租赁是指出租人收取一定租金,让渡一个时期固定资产()的交易。Ⅰ.所有权Ⅱ.占有权Ⅲ.使用权Ⅳ.收益权
担保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行为改变法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见方法之一,它包括()。
There______someorangeintheglass.
Atleast______peoplewerekilledinthetownshipsofJohannesbur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