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城市跨线桥工程,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中主跨跨径为30m并跨越一条宽20m河道;桥梁基础采用直径1.5m的钻孔桩,承台尺寸为12.0m×7.0m×2.5m(长×宽×高),承台顶标高为+7.0m,承台边缘距驳岸最近距离为1.5m
【背景资料】 某城市跨线桥工程,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中主跨跨径为30m并跨越一条宽20m河道;桥梁基础采用直径1.5m的钻孔桩,承台尺寸为12.0m×7.0m×2.5m(长×宽×高),承台顶标高为+7.0m,承台边缘距驳岸最近距离为1.5m
admin
2016-08-12
63
问题
【背景资料】
某城市跨线桥工程,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其中主跨跨径为30m并跨越一条宽20m河道;桥梁基础采用直径1.5m的钻孔桩,承台尺寸为12.0m×7.0m×2.5m(长×宽×高),承台顶标高为+7.0m,承台边缘距驳岸最近距离为1.5m;河道常水位为+8.0m,河床底标高为+5.0m,河道管理部门要求通航宽度不得小于12m。
工程地质资料反映:地面以下2m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为粉砂土,原地面标高为+10.0m。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对钻孔桩、大体积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预应力张拉等关键分项工程编制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项目部的安全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开始施工。第一根钻孔桩成孔后进入后续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项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厂家供应混凝土并准备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发生堵管现象,项目部立即按要求进行了处理。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门洞支架,对通行孔设置了安全设施;在河岸两侧采用满布式支架,对支架基础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明确在浇筑混凝土时需安排专人值守的保护措施。
上部结构施工时,项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装钢绞线:纵向长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入管道;两端张拉的横向束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穿入管道。
问题:
说明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的正确做法。
选项
答案
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的正确做法: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所有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履行签字手续并形成记录归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sRR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符合高程控制点布设原则的有()。
下列二次回路的接线要求中,错误的是()。
关于暖通空调监控系统的功能抽检要求,正确的有()。
承包商提供的建筑智能化重要设备可靠性检测要求,正确的有()。
关于氧化镁电缆的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非金属材料中,可用作绝热材料的有()。
球形储罐的焊接方法宜采用()。
某安装工程公司承包了一套燃油加热炉安装工程,包括加热炉、燃油供应系统、钢结构、工艺管道、电气动力与照明、自动控制、辅助系统等。燃油泵的进口管道焊缝要求100%射线检测,因阀门和法兰未到货,迟迟未能焊接。为了不影响单机试运行的进度要求,阀门和法兰到
某城市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最大尺寸:长8m,宽6m,高3m,梁体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跨越既有道路部分,梁跨度30m,支架高20m。桩身混凝土浇筑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到场就施工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口头交底,随后立即进行1号桩桩身混
下列选项中属于产生钻孔倾斜的原因的是()。
随机试题
铣削六角棱柱,其侧棱之间和侧面之间的夹角是相等的,用分度头简单分度法进行分度。()
I’llgivethedictionaryto______wantstohaveit.
应用腋下反向牵引带腰椎牵引时,应注意避免
女,65岁。右侧肢体震颤,表情淡漠,行走不稳5个月。查体:双侧上肢静止性震颤,右侧肢体出现铅管样肌强直,肌力、腱反射、感觉均正常,慌张步态,患者不能服用以下哪种药物
甲企业2011年1月5日销售货物一批就,价款10000元,增值税税率17%,收到购买单位支票一张,收讫后存入银行,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上述资料中(2)处的金额应为()元。
为发挥支票灵活便利的特点,我国《票据法》规定,可以通过授权补记方式记载的绝对记载事项包括()。
某公司现有普通股300000股,拟发放45000股股票股利。已知目前每股收益为3.68元,假设盈利总额不变,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将为()元。
《行星组曲》的曲作者是()
(2010年试题,10)曲线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_.
Lookatthenotebelow.Youwillheartwocolleaguestalkingonthephone.MessageTime:9: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