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哪一项关于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说法是正确的:( )
下列哪一项关于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说法是正确的:( )
admin
2022-06-30
45
问题
下列哪一项关于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说法是正确的:( )
选项
A、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扣押、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
B、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采取的强制性手段
C、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对象不仅包括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也可以对旁听人员适用
D、特殊情况下,经本院院长决定,法院也可以将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委托给当地公安机关,但情况结束后需补交委托书
答案
C
解析
考查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分类和特征。A项错误,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只包括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和拘留,而不包括扣押。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权力只能专属于人民法院,并且是人民法院依据法律规定依职权作出,公安机关无权代理,故BD项错误。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不仅适用于当事人,还适用于任何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入,包括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案外人,C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sLH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在涉外民事关系中,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和司法解释,关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8年)外国公民张女士与旅居该国的华侨王先生结婚,后因感情疏离,张女士向该国法院起诉离婚并获得对其有利的判决,包括解除夫妻关系,以及夫妻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内容。该外国与中国之间没有司法协助协定。张女士向中国法院申请承认该离婚判决,王先生随后在同一中
(2008年)朗文与戴某缔结了一个在甲国和中国履行的合同。履约过程中发生争议,朗文向甲国法院起诉戴某并获得胜诉判决。戴某败诉后就同一案件向我国法院提起诉讼。朗文以该案件已经甲国法院判决生效为由对中国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依据我国法律、司法解释以及我国缔结的相
(2005年)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我国有关反倾销法律规定的反倾销措施?()
(2009年)中国甲公司以CIF价向某国乙公司出口一批服装,信用证方式付款,有关运输合同明确约定适用《海牙规则》。甲公司在装船并取得提单后,办理了议付。两天后,甲公司接乙公司来电,称装船的海轮在海上因雷击失火,该批服装全部烧毁。对于上述情况,下列哪一选项是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下列行为无效的是()。
根据我国收养法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
2016年1月1日,乙拾得甲的一个名牌手包,一时找不到失主,便拿回家准备第二天发朋友圈继续寻找。不料三日后,手包被丙从乙家中盗走,乙当日报警。2017年1月5日,乙从某公安局获悉该案已破获。2018年2月1日,丁通过拍卖从某公安局买得该手包。据此,下列哪一
彦某将一套住房分别委托甲、乙两家中介公司出售。钱某通过甲公司看中该房。但觉得房价太高。双方在看房前所签协议中约定了防“跳单”条款:钱某对甲公司的房源信息负保密义务,不得利用其信息撇开甲公司直接与房主签约,否则支付违约金。事后钱某又在乙公司发现同一房源,而房
东霖公司向忠谙公司购买一个元器件,应付价款960元。东霖公司为付款开出一张支票,因金额较小,财务人员不小心将票据金额仅填写了数码的“¥960元”,没有记载票据金额的中文大写。忠谙公司业务员也没细看,拿到支票后就放入文件袋。关于该支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______grazingonthemeadow.
纤维性炎症的好发部位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某甲为美国人,受雇于北京某外资企业,于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在华工作但是没有住所。在此期间,甲的下列哪些收入应该依照《个人所得税法》向我国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
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确定。
涉税服务是社会中介服务,因此,在税务师从事涉税服务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梅奥在霍桑试验中提出来的理论是()。
刚刚泛读完课文,我发现后排的女生尹洋在偷偷地写什么。我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原来是一张小纸条!展开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班上一个男生的名字,还有几句稚气的话……我忍不住笑了,这些中学生,真是人小鬼大!我这一笑不打紧,全班学生的好奇心都被激起来了,特别是几个调皮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2012年第三季度全国100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643.3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610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比上年同期上升了l%。上年同期这100个城市中,用人单位
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