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dmin
2017-04-21
57
问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甲深夜潜入某户人家,正在撬保险柜时,听到户外有警车鸣笛,以为来抓自己,因害怕被抓就悄悄逃离。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未遂)罪
B、乙与丙共谋共同杀丁,但届时乙因为生病而没有前往犯罪地,由丙一人杀死丁。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既遂
C、戊妻知悉丈夫有外遇,在饭菜中下毒,后因害怕法律制裁将有毒的饭菜倒掉。戊妻构成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D、张三手持一支手枪(内有10发子弹)前去杀李四。子弹打中李四的腹部后,张三立刻将其送往医院,经抢救后李四仍有轻度残疾。张三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 (未遂)
答案
D
解析
盗窃未遂是犯罪未遂的一种。根据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是对犯罪未遂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总的原则性界定。这一原则性界定也同样适用于盗窃未遂,即盗窃者实施盗窃时在客观上“已经着手”,但又“未得逞”,是盗窃未遂。A项中甲是因为警车鸣笛声而逃离,属于盗窃未遂。
本案中乙和病共谋杀丁,属于二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应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应承担全部责任,“一人既遂,则全体既遂”,丙的杀人行为已经既遂,则乙某也应承担杀人既遂的罪责。乙虽然因为生病没有前往犯罪地,但其对丙的杀人行为并不能有效制止,丁的合法权益仍然受到侵害。所以丙的杀人行为已经既遂,则乙某也应承担杀人既遂的罪责。在共同犯罪时,行为人之一单纯自己放弃犯罪,没有积极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实施犯罪的,如果其他共犯的犯罪行为达到既遂状态,由于放弃犯罪的共犯并未最终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所以,仍然应当对犯罪既遂负责,而非无罪。所以B选项说法正确。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C项中戊妻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D项中行为人张三杀人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但是在李四死亡的结果发生前,张三立刻将其送往医院,经抢救造成轻度残疾。故张三行为是故意杀人罪中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sFE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在行政诉讼中,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下列何种身份参加诉讼?()
生物科技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器官移植成为延续人的生命的一种手段。近年来,我国一些专家呼吁对器官移植进行立法、对器官捐献和移植进行规范。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说的是罪刑相适应原则。()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所谓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下列属于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要素是()
空气是没有颜色的,而晴朗的天空呈现出蓝色,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于2015年11月24日-26日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以下关于此次军队改革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王某与马某有仇,遂寻机报复。一日王某得知马某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马某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王某的行为属于()。
以下关于违约金与定金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癌性胸水具有下列哪项特点
关于子宫下段,说法错误的是
甲公司向乙银行贷款1000万元,约定2005年12月2日一次性还本付息。丙公司以自己的一栋房屋作抵押。甲到期没有清偿债务,乙银行每个月都向其催收,均无效果,最后一次催收的时间是2007年3月6日。乙银行在下列哪一时间前行使抵押权,才能得到法院的保护?(
因特网是一个连接了无数个小网而形成的大网,也就是说()。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路基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包括桥涵两座和路基填筑工程,合同工期390天,合同总价5000万元。施工前施工单位向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1)因地质勘探报告不详,出现
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而言,单位工程概算按其工程性质分为建筑工程概算和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两大类。下列各项属于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的是()。
证券公司应当按上一年营业费用总额的( )计算营运风险的风险准备。
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
洋务派对时局的看法及变法主张
Theinterviewisbasedonasociologicalsurve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