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居住于我国台湾地区的当事人张某在大陆某法院参与民事诉讼。关于该案,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居住于我国台湾地区的当事人张某在大陆某法院参与民事诉讼。关于该案,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admin
2022-05-18
53
问题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居住于我国台湾地区的当事人张某在大陆某法院参与民事诉讼。关于该案,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选项
A、张某与大陆当事人有同等诉讼权利和义务
B、确定应适用台湾地区民事法律的,受案的法院予以适用
C、如张某在大陆,民事诉讼文书可以直接送达
D、如张某在台湾地区地址明确,可以邮寄送达,但必须在送达回证上签收
答案
D
解析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第2条规定,台湾地区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参与民事诉讼,与大陆当事人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其合法权益受法律平等保护。故A的说法正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中选择适用法律的规则,确定适用台湾地区民事法律的,人民法院予以适用。故B选项正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第3条规定,受送达人不在大陆居住,但送达时在大陆的,可以直接送达。故C选项正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第3条规定,受送达人在台湾地区的地址明确的,可以邮寄送达。第5条规定,用本规定第3条第1款第(五)项方式送达的,应当附有送达回证。受送达人未在送达回证上签收但在邮件回执上签收的,视为送达,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因此D的说法错误,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r4T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诉乙违约损害赔偿一案,一审法院裁判作出后.甲不服一审判决,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一审中存在违法缺席判决的情形,遂裁定发回重审。一审法院重新作出判决,甲依旧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在审理时发现一审法院在重审时依旧存在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
甲起诉乙支付货款,乙在答辩时提出管辖权异议。一审法院裁定驳回乙的异议,乙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就二审法院的审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甲诉乙继承遗产纠纷一案,丙以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一审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在向当事人送达判决时,甲当场口头表示不上诉.但在上诉期内又向一审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乙当场口头表示上诉,而且在上诉期届满的前一天到邮局以挂号信的方式向一审人民法院邮寄了
董某前往个体工商户邵某的“邵氏手机店”,打算购买一块手机锂电池。由于生意火爆,邵某拿出多款电池让董某挑选,自己和营业员牟某忙于向店内其他顾客甲、乙、丙等人推荐新款智能手机。董某在自行挑选时,害怕买到假货,于是就想找个方式来测验电池真伪,随后拿起A电池就咬,
T市是国家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诸多5A级景区,每年游人如织。2017年,蒋某在未经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在T市郊区建立了R化工厂,R排除的诸多废弃物污染了T市的旅游景观,造成T市水源和植被的大量破坏。现有关主体欲对R提起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与乙结婚,住在A市,生有一女。后甲在B市遇到丙女。甲隐瞒了婚史与丙登记结婚,并在B市购得住房一套与丙共同生活。2年后丙以感情不和为由向B市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婚姻关系并分割财产。乙闻讯后也欲向B市法院起诉甲,要求确认在B市的住房为自己与甲的共同财产。法
甲乙两个工厂均向丙的农田排放工业污水,造成丙的农田里的种植物大量死亡,丙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损害赔偿,则关于甲和乙在本案中诉讼地位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为乙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甲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与丙企业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后甲分支机构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因重大过失造成大量货物毁损,给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现丙企业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相应赔偿.则关于本案的被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乙公司发生买卖合同纠纷后,依据合同的仲裁条款由A仲裁委员会作出了仲裁裁决。甲公司以该仲裁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为由向A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核实,裁定撤销该裁决。此时,乙公司欲解决与甲公司之间的争议,可以
在涉外仲裁中,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涉外仲裁委员会应当提交证据到人民法院。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传输层有________和平面结构两种编址方式。
不属于激光热成像的胶片结构是
伤寒的基本病变是
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由()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与风险成反比。()
•Readthefollowingpassageaboutacity.•Arethesentences16-22"Right"or"Wrong"?Ifthereisn’tenoughinformationtoan
Americans’circleofcloseconfidantshasshrunkdramaticallyinthepasttwodecadesbutthenumberofpeoplewhosaythey【M1】_
Sallywasabitshy,buttheteacherfoundherquite______discussingarecentfilmwithothers.
Idon’tthinkthematterisworth(discuss)______.
BornonJuly31,1965,inGloucestershire,England,JoanneKathleenRowlinggrewupinruralcommunitiesinthesouthwesternpa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