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2题)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2题)
admin
2017-03-07
58
问题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2题)
选项
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
答案
C
解析
本题是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要求回答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如果有把握可以直接将正确选项选出来,其他选项不看都可以。如果没有把握,则要逐项排除。A选项涉及对盗窃罪对象的财物属性的认识,只要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的管理中而窃回就构成盗窃罪。因为在国家机关管理中的本人财物在法律上判断为他人财物,关于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物论的性质,即使甲不知也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因此,A选项的内容是错误的。在B选项中,乙明知军人的手提包内可能有枪而窃取,已经构成盗窃枪支罪。因为枪支也是财物,冈此,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中包括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不能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B选项的内容是错误的。C选项涉及猥亵儿童罪,这里的儿童是指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猥亵儿童罪中,儿童是犯罪对象,因此该罪的故意中的认识因素,包括对儿童年龄的认识。如果不知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就不可能存在猥亵儿童的犯罪故意。因此,C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D选项涉及贩卖毒品罪,对于该罪来说,只要明知是毒品即可,不要求对毒品种类有认识。因此,D选项的内容是错误的。在以上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qx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将潜艇的部署情况非法提供给一外国著名军事杂志。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决定对其取保候审。关于对甲取保候审,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侯某驾驶翻斗车在村东倾倒施工废土,返回时被该村治安人员朱某发现,朱某在路中停放了农用三轮车,不让侯某离去,等村治安主任来处理。侯某趁其不备,启动汽车准备逃离现场,朱某跑到车前阻拦,侯某踩了一下刹车见朱某未躲,便开车继续前行,朱某被撞倒后拖出一百五十余米,被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甲公司是生产化妆品等日用品的厂商,乙为日用品百货公司。双方未签订任何合同,都是按照习惯,供货,结算。乙商场销售的甲公司生产的某品牌化妆品经消费者投诉,被质量技术监督局封存,并被行政罚款5000元和责令改正的处罚决定,根据所学知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我国规定外国法院的判决需要在中国得到承认与执行需要向我国法院提出申请。下面就申请方式的表述哪些选项是错的?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其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的权利。关于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担任下列哪一职务的人员,应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予以任免?()
随机试题
男孩,11岁。左髋部疼痛3个月,向膝部放散。查体:消瘦,左髋关节屈曲内收,畸形,外展,外旋受限。X线片示关节间隙变窄。最可能的诊断是
下列不是恶性肿瘤扩散方式的是
2005年1月,某县财政局干部张某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逮捕,后被县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检察机关提起抗诉,市中级法院审理认定张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张某刑满释放后申请再审,2010年5月高级法院经审理宣告张某无罪。2011年3月,张某申请国家
已知方程组有解,则α=()。
如上题所述,则电机的启动电流将会()。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由()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
某商场采用毛利率法对商品的发出和结存进行日常核算。2021年10月,甲类商品期初库存余额为150万元。该类商品本月购进成本为4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510万元,本月销售折让为10万元;上月该类商品按扣除销售折让后计算的毛利率为20%。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ThetownIliveinisabouttoputcamerasatalltrafficlightstocatchpeoplewhorunredlights.It【C1】______meofhowmany
在习惯于讨论“报网一体”,习惯于总是呼吁“不要让门户网站免费掠夺传统报纸的报道”时,我们往往忽视另一方面:谁能够适应媒介融合,充分利用网络,使之成为建构自身“新闻网”的有效工具,并推进相应的人员变化、组织变迁、价值重塑,谁才能不被媒介融合的新传播体系淘汰。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表述,正确的有()(2014年一综一第57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