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1999年5月中旬,被告人张某携带795克西药“头痛粉”来到昆明,准备冒充海洛因贩卖。同月17日,张找到被告人王某,叫其帮助贩卖海洛因。次日,王从张处拿了175克假毒品,在昆明市××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日晚,张又叫被告人李某帮其贩卖海洛因。同
1999年5月中旬,被告人张某携带795克西药“头痛粉”来到昆明,准备冒充海洛因贩卖。同月17日,张找到被告人王某,叫其帮助贩卖海洛因。次日,王从张处拿了175克假毒品,在昆明市××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日晚,张又叫被告人李某帮其贩卖海洛因。同
admin
2018-06-16
62
问题
1999年5月中旬,被告人张某携带795克西药“头痛粉”来到昆明,准备冒充海洛因贩卖。同月17日,张找到被告人王某,叫其帮助贩卖海洛因。次日,王从张处拿了175克假毒品,在昆明市××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日晚,张又叫被告人李某帮其贩卖海洛因。同月22日,张、李二犯携带620克假毒品在昆明市准备贩卖时,被查获。被告人张某明知所贩“毒品”是头痛粉,但对王某、李某说是海洛因。王、李二犯也始终认为帮张贩卖的是真毒品海洛因。
问:张某与李某、王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选项
答案
《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有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 (2)在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在主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本案认定的关键是行为人是否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本案中被告人张某隐瞒事实真相,用头痛粉冒充海洛因贩卖,骗取他人钱财,其主观上具有诈骗的故意,而非贩毒的故意,因此他只能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李某、王某二人把头痛粉当成海洛因贩卖,有贩毒的故意而无诈骗的故意,因此属贩毒行为。张某与李某、王某虽然有相似的行为,但因为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不成立共同犯罪。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pI3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真题)甲借钱给乙,乙为此将其电动车出质于甲。后甲向丙借款,未经乙同意将电动车出质于丙,在丙占有期间该车因不可抗力灭失。根据物权法规定,乙的损失应由()。
(2011年真题)甲公司在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上注册了“栀子花”商标。下列未经许可的行为中,构成侵权的有()。
试论刑事责任的功能。
简述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
甲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双方约定:借款金额为200万元,借款期限自2008年6月起至2008年12月止。甲同时提供自己的一幢房屋作为抵押,双方另行于2008年7月签订书面抵押合同,并于8月办理了抵押登记。同时,丙为甲的借款提供全额连带保证责任。9月,甲将房
试论共同犯罪中教唆犯的认定。
简述动产质权与权利质权的区别。
下列行为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下列人身权中,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享有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孳息的是()
随机试题
甲、乙涉嫌共同抢夺。经审理,一审法院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乙有期徒刑2年。检察院以对甲量刑过轻为由提起抗诉。甲、乙均没有上诉。关于本案二审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7—卷二—37,单)
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
单纯性肾病的临床特点不包括
A、卡马西平B、苯妥英钠C、丙戊酸钠D、地西泮E、乙琥胺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较好的是( )。
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适用结果的是()。
投标人不递交投标保证金的,其投标文件( )。
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被甲县国税局处以4500元罚款,该公司不服,于2007年8月4日依法向乙市国税局(位于该市丙区)申请复议,乙市国税局于9月18日作出维持原处罚的复议决定。该公司仍不服,分别向丙区人民法院和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丙区人民法院于9月23日
A、7B、10C、14D、5A右上角数字与左下角数字的和等于右下角数字与左上角数字之和的2倍,即10+2=(1+5)×2,5+3=(1+3)×2,故问号处应为(11+3)÷2=7。
在犯罪主观方面,属于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是()。
A、15.B、25.C、1.D、2.C录音提到,迄今为止,在布鲁克林区只有一台这样的ATM,哪怕在纽约市乃至全美国也只有一台,C项是正确答案。A项数字16是ATM上方播放广告的电视屏幕尺寸。B项数字25是广告,ATM机的发明者的年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