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A.肺泡通气量下降 B.通气/血流比例失衡 C.弥散性功能障碍 D.肺内分流 E.氧耗量增加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Ⅰ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
A.肺泡通气量下降 B.通气/血流比例失衡 C.弥散性功能障碍 D.肺内分流 E.氧耗量增加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Ⅰ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
admin
2017-06-20
52
问题
A.肺泡通气量下降
B.通气/血流比例失衡
C.弥散性功能障碍
D.肺内分流
E.氧耗量增加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Ⅰ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
选项
A、
B、
C、
D、
E、
答案
B
解析
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PaO
2
<60mmHg同时伴有PaCO
2
>50mmHg,是肺泡通气不足所致。I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PaO
2
<60mmHg,PaCO
2
降低或者正常,主要见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p53A777K
0
第四单元
临床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
相关试题推荐
A.病理性醉酒B.慢性酒精中毒C.酒精滥用D.酒精依赖E.戒断综合征减量或停酒后出现情绪和睡眠障碍的现象,称为
45岁女性患者,3小时前车祸头部受伤,伤后立即昏迷,做CT后入院。入院查体:中度昏迷,右瞳散大,光反射消失,左上下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左顶枕有直径4.0cm头皮下血肿,CT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影像。最重要的治疗是
45岁女性患者,3小时前车祸头部受伤,伤后立即昏迷,做CT后入院。入院查体:中度昏迷,右瞳散大,光反射消失,左上下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左顶枕有直径4.0cm头皮下血肿,CT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影像。诊断是
男性,56岁。高血压患者。旅游登山中突然左侧肢体发麻、乏力。急送医院,摄头颅CT片最可能的诊断是
问病员“你想什么”,病员答“详细地讲就是细菌问题,细菌在我们脑子里有些冲动力,空气不大新鲜,也不奇怪,冻死苍蝇”。该患者的精神症状属于
男性,6个月,出生不久哭闹时右阴囊有一包块,平卧安静时包块明显缩小或消失。2小时前因哭闹包块掉出伴呕奶,不停哭闹,精神萎靡,右阴囊可见一似梨状包块。本例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男性,36岁,右上腹疼痛、发热1天。查体:患者神情淡漠,体温39.5℃,心率108次/分,血压95/55mmHg,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和肌紧张,肝区叩痛。B超见胆囊多发结石,胆总管直径1.6cm,胆总管下端见强回声光团伴声影。此时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是
男性,46岁,右肾区疼痛,间歇性肾绞痛1个月。尿常规:红细胞10~15个/HP;B超可见左肾积水轻至中度;静脉肾盂造影:左肾中段有一1.0cm的结石,其上段输尿管轻度扩张1.2cm,肾盂肾盏显示好,右肾盂肾盏显示好。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男性泌尿生殖器结核初发灶多在
随机试题
物理过程物料衡算时通常的衡算式有哪几种?
使用抗毒血清治疗时,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首选药物是
患者,女性,43岁。右下腹持续性疼痛5天,伴恶心、呕吐,呕出物为胃内容物。体温38.5℃。体检发现右下腹触及5cm×5.5cm大小肿块,触痛明显。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猩红热患者应隔离到( )。
患儿,8月龄,肺炎。现突然烦躁不安、发绀,且进行性加重。体检:呼吸60次/分,脉搏180次/分,心音低钝,两肺布满细湿啰音。诊断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最能提示心力衰竭缓解的重要指标是()
某水泥厂二期项目,在5km范围内淘汰500万吨/年产能的基础上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D10%=5500m,本项目环评需要分析的污染源有()。
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非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2010年上半年)
一般而言,采用双重价格的前提条件是()。
材料:上课时我发现后排一个平时极调皮的学生睡着了,我并没有立刻批评他,而是把眼光移开,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一边讲一边走到他的身旁,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立刻从睡梦中惊醒,我顺势把他的书翻过一页,指到自己讲的地方,让他跟上讲课的进度。下课后,我把这位
下级上报的数据有误,你怎么办?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