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均为吸毒人员,且关系密切。乙因买不到毒品,多次让甲将自己吸食的毒品转让几克给乙,甲每次均以购买价转让毒品给乙,未从中牟利。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甲、乙均为吸毒人员,且关系密切。乙因买不到毒品,多次让甲将自己吸食的毒品转让几克给乙,甲每次均以购买价转让毒品给乙,未从中牟利。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dmin
2021-12-19
60
问题
甲、乙均为吸毒人员,且关系密切。乙因买不到毒品,多次让甲将自己吸食的毒品转让几克给乙,甲每次均以购买价转让毒品给乙,未从中牟利。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
A、贩卖毒品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B、贩卖毒品罪以获利为要件,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C、甲属于无偿转让毒品,不属于贩卖毒品,故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D、甲只是帮助乙吸食毒品,《刑法》没有将吸食毒品规定为犯罪,故甲不成立犯罪
答案
A,B,C,D
解析
根据刑法理论,贩卖毒品罪的构成要件是:客体——毒品;客观要件——贩卖行为;主观要件——故意;主体——一般主体。其中的“贩卖”是指在境内非法转手倒卖或者销售自行制造的毒品。贩卖毒品罪不是必须以营利为目的,只要实行了倒卖和销售的行为,即可以构成该罪,由此A的说法错误。贩卖毒品罪也不以获利为要件,B的说法错误。甲以购买价格转让毒品,实际上是倒卖,因此成立贩卖毒品罪,C的说法错误。虽然《刑法》没有将吸食毒品规定为犯罪,但是这并不影响甲贩卖毒品罪的成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ooT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公司与石牛制衣厂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制衣厂为公司制作带有公司logo的文化衫200件,面料由公司提供,并约定该合同经公证后生效。合同签订后,双方并未办理公证手续,公司向制衣厂提供了50%的面料,制衣厂依约进行了加工。后由于公司资金紧张,提出变更合同,加
甲公司欲向乙公司订购一批电脑,便向乙公司发出订购单一封,上面注明梦想笔记本电脑一百台,价款3000元1台,请十天内发货。乙公司收到后向甲公司发出传真一份,上面注明,我方该款电脑统一全国零售价为4000元每台,如同意我方报价请回传,我方收到贵方回传后十日内送
丁公司欠甲公司100万元。2000年10月,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协议,约定甲公司对丁公司的100万元债权由丙公司享有,但未通知丁公司。同年12月,丙公司向法院起诉丁公司要求归还欠款,有关该案的错误表述是:()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布料,合同中约定甲公司有权根据服装市场行情的变化,在不需要该批布料制作衣服时解除合同。合同签订后,乙公司于2013年1月5日按照合同约定向甲公司发货,甲公司收到货物后的第五天向乙公司发出解约函,声称目前服装市场发生变化,该批布料已不需
朱某和何某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套房屋用于“炒房”,二人约定各自对该房屋享有一半的份额。后何某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则关于其份额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四份借款合同.双方对支付利息的期限均无约定.事后亦不能达成补充协议,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借款人支付利息的义务应当如何履行?()
甲向乙借款5万元,还款期限6个月,丙做保证人,约定丙承担保证责任直至甲向乙还清本息为止。丙的保证责任期间应如何计算?()
以下情形中,商标局可以依职权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是:()
王甲和张乙同村,因借贷合同纠纷涉诉。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后,王甲表示不服并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本案之后,王甲在村委会的劝说下向法院申请撤回上诉。下列关于撤回上诉的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特别程序的做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缩窄性心包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关于肺叶影像解剖的叙述,错误的是
初孕妇,26岁。停经49天,阵发性腹痛伴阴道流血。妇科检查:宫口扩张,胚胎组织堵塞宫口,子宫略小于停经周数,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二次型f(x1,x2,x3)=(λ-1)x12+λx22+(λ+1)x32,当满足()时,是正定二次型。
图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6V,稳定电流Iz=5mA。试求在稳定条件下IL的数值最大不应超过( )。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之一是垃圾焚烧,下列哪一项是其主要优点?()
下列经济业务发生后,在权责发生制下应计入本期费用的有()。
保税区内企业进口免税自用的机器设备等需填制“出口保税区进境备案清单”,出口加工区企业进口免税的机器设备等应填制“进口货物报关单”。()
下列属于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有()。I.在招股说明书中隐瞒重要事实Ⅱ.在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Ⅲ.在认股书中隐瞒重要事实Ⅳ.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提供虚假事实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的,可对每人分得的收入分别减除费用,计算各自应纳税款。()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