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在乙经营的酒店进餐时饮酒过度,离去时拒付餐费,乙不知甲的身份和去向。甲酒醒后回酒店欲取回遗忘的外衣,乙以甲未付餐费为由拒绝交还。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甲在乙经营的酒店进餐时饮酒过度,离去时拒付餐费,乙不知甲的身份和去向。甲酒醒后回酒店欲取回遗忘的外衣,乙以甲未付餐费为由拒绝交还。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admin
2022-05-11
79
问题
甲在乙经营的酒店进餐时饮酒过度,离去时拒付餐费,乙不知甲的身份和去向。甲酒醒后回酒店欲取回遗忘的外衣,乙以甲未付餐费为由拒绝交还。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选项
A、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B、是行使不安抗辩权
C、是自助行为
D、是侵权行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察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之自我保护。本题中甲在乙经营的酒店进餐,因酒醉而拒付餐费离去后,乙不知甲的身份和去向。在甲酒醒后回酒店取回外衣时,乙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防止甲离开后无法找其下落,在来不及请求有关机关救济的情形下,扣押了甲的外衣,应属于自助行为。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至于选项A、B所说抗辩权,是指阻却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甲未付餐费而离开酒店,酒醒后回来取外衣的行为不是行使请求权的行为,因此就不存在行使抗辩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oeT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缺乏资质的甲公司借用有资质的建设施工单位乙企业名义与丙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并进行施工。竣工后经验收该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马小军某天闲来无事跑去好友牛大海的工厂探望牛大海,工厂经理巡视时看见马小军闲坐,恰逢工厂缺人手,便问其是否有意在工厂工作。马小军想着自己闲着也是闲着,来工厂干活还能挣点儿小钱,一口答应下来。于是牛大海当日就教会了马小军使用工厂设备,马小军当日便上岗工作,不
某天,著名流量小花景某某工作室人员在浏览网页时发某妇科医院网站的宣传文章中附有景某某的照片。文章内容包括妇科疾病、人流手术、不孕不育治疗等。该工作人员经过查询,某妇科医院并没有与景某某工作室签订代言合约和支付代言费。对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潘某丈夫早年去世,生有二子一女,分别为潘甲、潘乙和潘丙。潘乙于2000年5月起与董某同居,同年10月。潘乙写下一份“郑重声明”,内容为若其在人身安全方面出现过重的伤或亡,其朋友董某将取得其全部家产,其他兄弟姐妹均无权占有。2001年4月,董某与其丈夫经协议
合同规定甲公司应当在8月30日向乙公司交付一批货物。8月中旬,甲公司把货物运送到乙公司。此时乙公司应当如何处理?()
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哪些事件不承担赔偿责任:()
甲开发商从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拍卖取得一块商品房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给了乙开发商。为了开发楼盘,乙开发商从丙银行贷款,合同约定:从20lO年到2015年共向丙银行贷款额度为5亿元。并用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置最高额抵押担保。双方签订了抵押合同
甲向乙采购大宗商品,签订买卖合同约定合同价款70万元,乙方完成交付后当日支付20万元,完成交付后一个月以付20万元。丙为甲方提供连带保证担保。后甲将其应付首笔货款20万元债务转让予丁,乙书面同意。付款期届满后甲、丙均迟迟不予付款,乙遂要求丙承担保证责任。对
甲将自己的一套住宅出售予乙,并约定乙先支付房款的30%,一个月内付清剩余房款,待乙付清房款届时再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同时为保障乙的利益,双方在3月10日办理了预告登记。同年4月10日,甲又自行将该套房屋出卖给丙,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丙交付了全部房款,房屋
下列哪一情形产生了不当得利之债?(2013年卷三20题,单选)
随机试题
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
以下哪一项不是方剂组成变化的方式
一般来讲,当常规X线片上能够显示出病变时,受累骨质一般已达如果经进一步治疗后脊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则最早恢复的功能多是
A.低钾、低钠血症B.高血钾C.低钠血症及低钾、低氯血症性碱中毒D.骨质疏松E.胃肠道反应
霍乱病人已住院或死亡,将其住所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以清除疫源地内的病原体称鲜奶的高温瞬间消毒称
患者,男,22岁。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胶体次枸椽酸铉+克拉霉素+吠喃西林三联治疗期间出现黑便,担心病情加重,行粪便隐血试验,报告呈阴性。此时应向患者解释其黑便的原因是()。
在下列有关账项核对中,不属于账账核对的内容是()。
税务师受托审查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应纳土地增值税情况时,发现纳税人有下列()情况时,税务师应按房地产评估价格计算补缴土地增值税。
读图,回答问题。图甲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水热条件是_____________。
对于高度分散的、隐蔽的,又不断衍生的犯罪分子,公安机关应当采取的对策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