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乙(16周岁)进城打工,用人单位要求乙提供银行卡号以便发放工资。乙忘带身份证,借用老乡甲的身份证以甲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乙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用人单位后,请甲保管银行卡。数月后,甲持该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密码挂失,取出1万余元现金,拒不退还。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
乙(16周岁)进城打工,用人单位要求乙提供银行卡号以便发放工资。乙忘带身份证,借用老乡甲的身份证以甲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乙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用人单位后,请甲保管银行卡。数月后,甲持该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密码挂失,取出1万余元现金,拒不退还。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
admin
2021-01-31
55
问题
乙(16周岁)进城打工,用人单位要求乙提供银行卡号以便发放工资。乙忘带身份证,借用老乡甲的身份证以甲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乙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用人单位后,请甲保管银行卡。数月后,甲持该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密码挂失,取出1万余元现金,拒不退还。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2014/2/18)
选项
A、信用卡诈骗罪
B、诈骗罪
C、盗窃罪(间接正犯)
D、侵占罪
答案
D
解析
(1)本案中被害人是乙,犯罪对象是1万余元现金。
(2)乙在甲的银行卡存放工资,对于卡中工资,在实然层面,归银行占有;在应然层面,应然所有权属于乙。
(3)就转移占有的手段来看,1万余元现金原归银行占有,由银行占有转归甲占有,是合法转移占有。因为,乙借用甲的身份证以甲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根据金融法,应当认定甲是合法持卡人,该银行卡为甲的银行卡。但甲是合法持卡人,合法持卡人持该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密码挂失取出卡中现金,并不违反信用卡的使用规则,取出现金的行为不属违法转移占有,不构成盗窃、诈骗。
(4)甲取出现金合法占有、但非法所有,侵犯乙的所有权。其行为构成侵占罪。
(5)乙请甲保管银行卡,因甲是合法持卡人,其使用本人的银行卡并不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oA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一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
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表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对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下列哪些行为应以诈骗罪论处?()
关于敲诈勒索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蒋某欲抢劫出租摩托车司机彭某,但被彭某等十余名出租摩托车司机驾驶员抓获。彭某等人质问蒋某是“公了”还是“私了”,蒋某等人答应“私了”并同意叫家属拿钱取人。彭某等人将蒋某带往旅馆住下.对蒋某进行殴打并迫使其在纸条上写明家庭住址、家属姓名以及叫家属拿钱等内容,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有关的司法解释,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某国有电缆厂在春节期间被盗,丢失一大批电缆,数额巨大。报案后公安机关认为应是内部人员所为,认为应由该厂保卫科自行查处,故不予受理。该厂不服,向检察院提出意见。则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时,对下列情形的处理哪些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李某因受贿罪被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被告人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改判有期徒刑2年。随后,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哪种表述是错误的?()
随机试题
漏洞险情的抢护方法有()。
某施工企业向某建筑材料供应商发出购买建筑材料的要约,该建筑材料供应商在承诺有效期内对该要约作出了完全同意的答复,则该买卖合同成立的时间为()。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套路运动(即武术套路)
有全国政协委员认为,坐上了政协委员这个位置,就不是个普通人,就得对究法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并建议委员们对宪法宣誓。这说明()。
方老师在学生阅读英文绘本后,让学生观察、归纳文章的大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培训了学生______学习策略。
我国的残疾人事业总体呈现出梯次发展的格局,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础日渐牢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发展,其既有传统的_________,也有政策的_________,还有时代的__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问题闲扰着不少普通的中国家庭。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透露,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13.7%。调查显示,居民对目前的养老保障现状有着深切感受,37.8%的受访者对中国养老保障
【B1】【B13】
Modernindustrialsocietygrantslittlestatustooldpeople.Infact,suchasocietyhasasystemofbuilt-inobsolescence.Th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