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讨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局限性。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应该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两类工具?
请讨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局限性。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应该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两类工具?
admin
2018-08-29
54
问题
请讨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局限性。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应该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两类工具?
选项
答案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数量型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价格型工具主要包括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 (1)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是指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当经济扩张、发生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缩小货币乘数,迫使商业银行紧缩信贷规模,从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反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 它的局限性在于存款准备金率只要稍加调整,都会对金融和信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由于其效果过于猛烈,中央银行难以确定调整准备金率的时机和调整的幅度,因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宜随时调整,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每日控制货币供给状况的工具。而且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实现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有价证券的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上的证券买卖活动,可以达到扩张和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向社会投入了一笔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如果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地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如果是流入商业银行.则会引起信用的扩张和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增加。反之,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从而达到信用规模的收缩和货币供应量减少的目的。 它的局限性在于公开市场业务要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实力;二是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应具有弹性操纵权,中央银行可根据客观经济需要和货币政策目标的要求自行决定买卖证券的种类和数量;三是金融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证券种类齐全并达到一定的规模。 (2)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价格型货币政策主要是指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可以影响或干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及市场银根松紧。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利率,使之高于市场利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贴现的资金成本上升,这就必然减少其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或贴现,这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相应缩减,从而缩减市场的货币供应量。随着市场货币供应量的缩减,银根紧缩,市场利率也相应上升,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利率,使之低于市场利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贴现的资金成本降低,借款比较容易,就必然增加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或贴现,其准备金也相应增加。于是,银行扩大其资产和信贷规模,从而导致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市场利率也随之降低,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其局限性在于:一是中央银行在使用这一工具调整货币和信用时,不能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再贴现多少,取决于商业银行。二是再贴现率高低有一定限度。在经济繁荣或经济萧条时期,再贴现率无论高低,都无法限制或阻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借款。三是再贴现率的随时调整通常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这会使企业或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使用这两类工具的情况,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数量目标为主,同时兼顾利率的操作目标体系,将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作为主要操作对象,主要操作目的是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在相对合理水平,以促进货币信贷调控目标的实现。同时,公开市场操作也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和调控需要,适时通过操作利率的变化引导和调节市场预期,影响市场利率走势。从存款准备金率来看,与许多面临外汇大量流入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一样,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频繁使用准备金率工具来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使用准备金工具进行外汇对冲操作对于控制货币供应量过速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显著作用。准备金率工具对冲量占总对冲量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最主要的对冲工具。从利率政策来看,近年来,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正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汇率政策来看,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对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正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过近6年来的实践,汇率调节外部失衡以及宏观经济的作用已凸现。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主动调控房地产市场和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国内经济运行处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需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数量型的货币政策角度看,可以略微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放松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间接调控社会总的货币量,但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效果过于猛烈,要慎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选择买进有价证券,向社会投放基础货币。从价格型货币政策角度看,可以降低再贴现率,放松银根。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ngE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金融硕士(金融学综合)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金融硕士(金融学综合)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从1980年开始征收,当时起征点为800元人民币。最近几年起征点为2000元,个人所得税总额逐年上升,已经超过2000亿元。随着居民基本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
张教授:在西方经济萧条时期,由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状况会大大改善,因为开车上班的人大大减少了。李工程师:情况恐怕不是这样。在萧条时期买新车的人大大减少。而车越老,排放的超标尾气造成的污染越严重。张教授的论证依赖以下哪项假设?()
任何国家,只有稳定,才能发展。以下各项都符合题干的条件,除了:()
2005年打捞公司在南川岛海域调查沉船时意外发现一艘载有中国瓷器的古代沉船,该沉船位于海底的沉积层上。据调查,南川岛海底沉积层在公元1000年形成,因此,水下考古人员认为,此沉船不可能是公元850年开往南川岛的“征服号”沉船。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弱化
[2010年1月]某居民小区决定投资15万元修建停车位,据测算,修建一个室内车位的费用为5000元,修建一个室外车位的费用为1000元,考虑到实际因素,计划室外车位的数量不少于室内车位的2倍,也不多于室内车位的3倍,这笔投资最多可建车位的数量为(
有关货币持有量的理论。主要是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成本分为两种,一是购买债券的利息,二是买卖债券的手续费。假定利率为r.他没有购买债券,则他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为多少?
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2008年金融联考)
金融衍生工具是20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品的首要功能是规避风险,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它却很可能成为最大的风险之源。90年代以来,全球几乎每一场金融风暴都与金融衍生工具有关。在巴林银行风波前后。国际上曾发生过多起因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造成随额损失的事件。1
治理通货膨胀的需求政策,收入政策、供给政策以及结构调整政策分别针对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各有什么优缺点?
随机试题
“件”内文件的排列方法是()
患者,男,35岁。右膝关节轻微外伤后出现关节不适、肿胀,伴有关节交锁。查体:关节肿胀,髌上可扪及包块压痛,浮髌试验(+),McMurray征(﹣),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关节穿刺可见深色血性黏液。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乳牙慢性牙髓炎的症状是A.症状轻重不一B.深龋C.牙髓坏死D.松动E.瘘管
下列不属于企业定额的作用的是()。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
以散布谣言等手段影响证券发行、交易不属于操纵市场行为。( )
当一个国家出现通货膨胀或经济过热时,政府常常采取收紧银根、提高利率、提高贴现率等紧缩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但是,1990年日本政府为打压过高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持续提高贴现率,最后造成通货膨胀,导致日本经济十几年停滞不前。1995年到1996年,泰国中央银行
在学生文件夹下有意个数据库文件“samp2.accdb”,其中存在已经设计好的3个火联表对象“tStud”、“tCourse”和“tScore”及一个临时表对象“tTmp”。请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选课学生的“姓名”和“课程名”两
Comparisonsweredrawnbetweenthedevelopmentoftelevisioninthe20thcenturyandthediffusionofprintinginthe15thand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