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标准为: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已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标准为: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已
admin
2016-02-26
51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标准为: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根据上述材料,请从设计观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声音的特性”的教学设计。
选项
答案
【设计理念】 本部分数学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活动为主线,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和探究体验,熟悉声音的三种不同特征;二是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声音的特征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合理分解难度,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本部分数学设计可特别突出几个环节:丰富感性认识→形成抽象概念→物理情境识别→深化概念理解→应用、交流与想象→矫正认识偏差→小结知识要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实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想象、练习、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积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着重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快乐,从而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想象能力,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创设情境,引发心理需求。 1.播放音乐(千差万另别的声音)。 2.这些声音有何不同? (生)听音乐、描述感受。 二、活动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创设问题,引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以打鼓为例) 1.鼓声是怎样产生的? 2.怎样能显示出鼓面的振动? 3.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 4.鼓声的强弱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5.怎样做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生)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首战告捷,获得心理满足)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并解说:示波器显示声音的强弱。 三、活动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师)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自我发现,引导学生体验过程和方法。 问题设置、过程引导: 1.你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吗? 2.用一张硬纸片拨动梳子,怎样做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3.声音的高低不同时,梳齿的振动情况有何不同? 4.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关系? 5.怎样检验你的猜想? (生)思考、表述、操作、讨论、对比、总结。(感受过程,抽象思维,体验知识发生) (师)多媒体课件放映:齿轮敲打塑料片、示波器显示声音的高低、弦乐器的音调。 (生)阅读课本(信息快递),认知概念。 四、活动3:辨别声音 (师)(生)乐器演奏表演,少数学生发音,其余学生闭目静听、识别。 1.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2.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生)阅读课本:(1)体验声音的另一特征——音色。 (2)感受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3)生活、物理、社会。 五、阶段小结 (师)引导归纳。 (生)自主回顾,感受成功。 1.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单位是赫兹。 4.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5.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六、想一想,议一议 (师)问题设置。 (生)练习、交流、矫正。 1.声音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震耳欲聋”是指______很大,“声音刺耳”是指______很高。 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他们的声音有哪些要素不同?有什么不同? 4.听起来感觉不同的两个声音,可能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七、活动4:估测声音传播的快慢 (师)问题设置: 1.光的传播有多快? 2.声音的传播比光快还是慢?你有什么事实依据? 3.要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需要用哪个公式?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4.给你一把发令枪和一个秒表,怎样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生)思考、表述、讨论、阅读。 (师)问题设置、引导想象。 1.假如你是一名铁道检修工人,如何判断火车离你的远近程度? 2.假如你驾驶着一架超音速飞机,且能听到外面的声音,这时你会感觉到什么异样? 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 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 (生)想象、思考、讨论、表述。(自由想象,合理陈述,获得深层心理慰藉) 八、课堂回顾 (生)整理归纳、形成结构、自主表述。 (师)播放结束曲。 九、布置作业:课本P36:1、2、5、6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nL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果蝇正常体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下列表示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图5是动植物的糖代谢部分路径示意图。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是由过程①______提供的,当剧烈运动缺氧时,也可由过程②提供部分能量,物质A的名称是______。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四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在碳循环中,碳元素在⑤中以________形式流动,在③中以________形式流动。碳循环始终与________结合在一起。
很多植物可以通过营养器官产生后代,我们将新鲜的土豆用清水洗去泥土,选择明显的“芽眼”.用小刀剜下一块带“芽眼”的组织块。(图4)问题:将“芽眼”块培养成子代植物,需要合适的土壤、适当的水分,并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同时了解学生对植物细胞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独立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简图,然后依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进度,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具体内容要求是:“概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某教材该节教学内容首先通过“肺炎双球茵转化实验”和“噬茵体侵染细菌实验”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又通过“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材料:“细菌的结构与营养方式”一节的课堂提问设计如下:(1)课件展示细茵结构示意图,提问:细菌是由细胞构成的吗?它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2)继续展示动植物细胞示意图,提问:在结构组成上,细菌与动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具体内容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某教材该节教学内容首先简单介绍了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并通过材料补充了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之后分别阐述了两种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种群增长的‘
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二尖瓣区在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位于
男,51岁。近3年来出现关节炎症状和尿路结石,进食肉类食物时,病情加重。该患者发生的疾病涉及的代谢途径是
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
甲企业计划利用一笔长期资金投资购买股票。现有M公司股票和N公司股票可供选择,甲企业只准备投资一家公司股票。已知M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每股9元,上年每股股利为0.15元,预计以后每年以6%的增长率增长。N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每股7元,上年每股股利为0.6元,股利
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
“四史”通常是指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下列属于“四史”的有()。
歌曲《古怪歌》的作者是_________。
某超市购人每瓶200毫升和500毫升两种规格的沐浴露各若干箱,200毫升沐浴露每箱20瓶,500毫升沐浴露每箱12瓶。定价分别为14己/瓶和25元/瓶。货品卖完后,发现两种规格沐浴露的销售收入相同,那么这批沐浴露中,200毫升的最少有几箱?()
2012年该市文化产业总产值比2008年大约提高了()个百分点。
Thephrase"inthesecondhalfofthe20thcentury"means_________.Themainideaofthispassageisthat___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