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请以“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为课题,完成下列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3)教学过程(只要求写出新课导人和新知探究、巩固、应用等)及设计意图。
请以“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为课题,完成下列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3)教学过程(只要求写出新课导人和新知探究、巩固、应用等)及设计意图。
admin
2015-08-13
71
问题
请以“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为课题,完成下列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3)教学过程(只要求写出新课导人和新知探究、巩固、应用等)及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一、教学分析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这两种转化,对于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以及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换,都有一定作用。在已学过的两角和、两角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较简单,可引导学生自己导出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初步运用公式进行和、积互化。 (2)能力目标:能应用公式进行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证明。 (3)情感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思维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重点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是公式的灵活应用。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 教学内容: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 师生互动:让学生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写出来。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同时为推导积化和差公式作准备。) 2.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 教学内容:推导积化和差公式。 师生互动: 教师:考查写出来的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这四个公式,你能否用sin(α+β),cos(α+β),sin(α-β),cos(α-β)来表示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cosβ,cosαsinβ? 学生:两边分别相加和相减除以2可以得到。 教师:这组公式称为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熟悉结构,不要求记忆,它的优点在于将“积式”化为“和差”,有利于简化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问题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新公式产生的根源。) 3.积化和差公式的应用 教学内容:例题练习。 师生互动:学生做练习题教师巡视检查。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公式。) 4.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内容:推导和差化积公式。 师生互动: 教师:从上面的积化和差公式变形可以得到新的公式。左边是和差的形式,右边是积的形式,设α+β=x,α-β=y,请同学自己将上面的四个公式加以整理,把α,β用x,y表示出来。学生整理后得到和差化积公式。 教师:下面同学们讨论一下如何运用向量的知识来推导和差化积的公式。 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这组公式称为和差化积公式,其特点是同名的正(余)弦才能使用,它与积化和差相辅相成,配合使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积化和差公式推导和差化积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运用了代换法进行角的转化。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和差化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内容:例题练习 师生互动:利用和差化积这四个公式和其他三角函数关系式,我们可以把某些三角函数的和差化成积的形式。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并检查学生做的情况,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练习,要让学生明确化积问题对最后结果的要求。对于解题过程的深入探究,有益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 教学内容:从知识、方法两个层面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师生互动: (1)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两组公式,对于公式不要求记住,但要学会运用这些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和差与积的互化,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一些求值、化简和证明问题。 (2)把一个式子化为积的形式是一类重要题型,尤其是要注意其最后结果的形式是否符合题意要求。 (3)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用到了换元法。要注意该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要达到的要求。)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n2t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另外,上海世博会还有五个副主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上海世博会副主题之一
张老师在讲授“人生当自强”一课时,请同学们在课下搜集一位名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写一篇读后感,最后由学生自己上台介绍这位自强不息的名人。这一教学方法称为()。
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我国今年纪念“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区域,要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一
下列框图反应了三角函数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请用恰当词语补充完整。
请以“解直角三角形(第一课时)”为课题,完成下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3)教学过程(只要求写出新课导入和新知探究、巩固、应用等)及设计意图。
设A,B都是n阶矩阵,若有可逆矩阵P使得P—1AP=B,则称矩阵A与矩阵B()。
A、0B、1C、∞D、2A用洛必达法则即可求得。
所谓(),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中,对于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两位教师的一些数学环节分别如下:【教师1】第一步:教师直接给出几个有理数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将加法算式分成六类,即: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
随机试题
When()theeducationsystemsofChinaandBritain,theprofessorgavehisowncomment.
取用无菌溶液时,下列哪项错误( )。
某改扩建项目的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如下,若折现率为10%,则该项目()。注:(P/A,10%,3)=2.4869
下列关于评价经营模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国内贸易融资业务有()。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界货币数量的增长应()。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设α1=(1,1)T,α2=(1,0)T和β1=(2,3)T,β2=(3,1)T,求由α1,α2到β1,β2的过渡矩阵.
.
Economicallyspeaking,arewebetteroffthanweweretenyearsago?Twentyyearsago?Intheirthirstforevidenceonthis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