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某商场与某厂签订购销合同,后双方因合同发生争议,商场遂诉至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双方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遂于1999年8月15日制作了调解书,人民法院于8月16日通知双方到法院签收调解书。商场于8月17日来法院签收并取走调解书,而某厂由于生
某商场与某厂签订购销合同,后双方因合同发生争议,商场遂诉至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双方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遂于1999年8月15日制作了调解书,人民法院于8月16日通知双方到法院签收调解书。商场于8月17日来法院签收并取走调解书,而某厂由于生
admin
2009-01-14
80
问题
某商场与某厂签订购销合同,后双方因合同发生争议,商场遂诉至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双方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遂于1999年8月15日制作了调解书,人民法院于8月16日通知双方到法院签收调解书。商场于8月17日来法院签收并取走调解书,而某厂由于生产任务紧一直于8月20日才签收取走调解书。根据上述情况,调解书生效日期为:( )
选项
A、8月15日
B、8月16日
C、8月17日
D、8月20日
答案
8
解析
民事诉讼法中人民法院主持的调解应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双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签收时生效。若双方当事人签收日期不一致,则以最后一方签收日为调解书生效之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n09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丙公司是否有权收购本公司的股份?为什么?本题中丙公司回购自己的股份有何不妥之处?丙公司董事会对张某提出提案的处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月亮公司在得知环球公司申请仲裁后,能否申请参加太阳公司与环球公司正在进行的仲裁程序?为什么?仲裁委员会制作裁决书在程序上是否合法,为什么?
依照题目中的意思,对于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的5台设备,甲公司是否都已经购买?已经购买的,购买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如果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合同约定三者如果有争议交由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最后合同因为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而被宣告无效,那么甲公司、乙公司、丙
案情:肖某是甲公司的一名职员,在2006年12月17日出差时不慎摔伤,住院治疗两个多月,花费医疗费若干。甲公司认为,肖某伤后留下残疾已不适合从事原岗位的工作,予2007年4月9日解除了与肖某的劳动合同。因与公司协商无果,肖某最终于2007年11月27日向甲
在楼房被卖之前,甲、乙、丙对该楼房是何种法律关系?A死亡后,A的妻子是否有权继续居住此楼至租期届满?为什么?
在楼房被卖之前,甲、乙、丙对该楼房是何种法律关系?丙、丁有无权利要求A夫妇腾房?为什么?
在楼房被卖之前,甲、乙、丙对该楼房是何种法律关系?丙、丁之间所签的合同效力如何?为什么?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谭某抢劫一案进行公开审理。法庭查明谭某抢劫一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抢劫数额特别大,社会影响极坏,依法判处谭某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个人财产。判决宣告后,市中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核准程序。但同时为
李某曾因一项专利发明而获得了不少的收入,因而拥有支票账户。2013年因受刺激而致精神失常。2014年4月5日,李某签发了1张1万元的转账支票给某家电公司购买空调,因支票的出票人系个人,家电公司提出应有保证书进行保证。李某同意找其儿子小李(已单独立户)保证,
2014年1月15日,甲出资5万元设立A个人独资企业(本题下称“A企业”)。甲聘请乙管理企业事务,同时规定,凡乙对外签订标的额超过1万元以上的合同,须经甲同意。2月10日,乙未经甲同意,以A企业名义向善意第三人丙购人价值2万元的货物。2014年7月4日,A
随机试题
肺动脉狭窄X线检查可见
患者,男性,25岁,因腰部被刺后伤口持续溢出淡红色液体,血压100/70mmHg,脉搏100次/分,出现休克症状,左上腹有压痛,但无肌紧张和反跳痛。目前应采取的处理原则是
采用国际贸易术语中的CPI术语,卖方()。(2010年多项选择第68题)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行政补偿予以不同的分类。根据行政补偿发生的原因不同,行政补偿可以分为()。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
保本基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下列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的理解错误的是()。
文学批评中有句老话叫“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论其世,才能知其人其文。接受美学有条重要原则叫“视野融合”,只有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学文本相融合时,才谈得上理解接受,而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时而异,故讨论作品的接受就不能不牵涉到时事变迁。作者通过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 B、 C、 D、 D将1写成,分子、分母依次排列为1、1、2、3、5、8、13、21、(34)、(55)构成和数列,所以答案为。
下列陈述中,符合情境认知与学习观的有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