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根据承载性状分析,桩端嵌人完整基岩(中、微风化、新鲜基岩)中的灌注桩,其单桩极限承载力一般由( )部分组成。
根据承载性状分析,桩端嵌人完整基岩(中、微风化、新鲜基岩)中的灌注桩,其单桩极限承载力一般由( )部分组成。
admin
2016-07-06
46
问题
根据承载性状分析,桩端嵌人完整基岩(中、微风化、新鲜基岩)中的灌注桩,其单桩极限承载力一般由( )部分组成。
选项
A、桩周土阻力
B、桩周土总极限侧阻力
C、嵌岩段总极限阻力
D、总端阻力
答案
B,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一2008)第5.3.9条规定,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的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极限阻力和嵌岩段总极限阻力组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my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在裂隙岩体中滑面倾角为30°,已知岩体重力为1200kN/m,当后缘垂直裂隙充水高度A=10m时,下滑力最接近( )。
如图某场地有一10m厚黏土层,黏土层以下为中砂,砂层含有承压水,水头高6m,现要在黏土层开挖基坑,则基坑开挖深度H为( )m,坑底不会隆起破坏。
某Ⅱ类岩石边坡坡高22m,坡顶水平,坡面走向N10°E,倾向SE,坡角65°,发育一组优势硬性结构面,走向为N10°E,倾向SE,倾角58°,岩体的内摩擦角为φ=34°,试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估算,边坡坡顶塌滑边缘至坡顶
某砂土地基,土体天然孔隙比eo=0.902,最大孔隙比emax=0.978,最小孔隙比emin=0.742,该地基拟采用挤密碎石桩加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挤密后要求砂土相对密实度Dr1=0.886,为满足此要求,碎石桩距离应接近()。(修正系数ξ取1
某8层建筑物高24m,筏板基础宽12m,长50m,地基土为中密一密实细砂,深宽缝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50kPa。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验算天然地基抗震竖向承载力。在容许最大偏心距(短边方向)的情况下,按地震
某地一软弱地基采用换填法处理:I.某一内墙基础传至室内地面处的荷载值Fk=204kN/m,基础埋深d=1.2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二者折算平均重度γG=20kN/m3。Ⅱ.换填材料采用中、粗砂,其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60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埋深d=1.5m,基础宽b=1.2m,传至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Fk+Gk=180kN/m(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土层分布如图5—5所示,用砂夹石将地基中淤泥土全部换填,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一2002)验算下卧层承载力属于
某水利工程位于8度地震区,抗震设计按近震考虑。勘察时地下水位在当时地面以下的深度为2.0m,标准贯入点在当时地面以下的深度为6.0m。实测砂土(黏粒含量pc<3%)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20击。工程正常运行后下列四种情况中哪个选项在地震液化复判中应将砂土判为液
某地基中有一8m厚度饱和软黏土层,其下为粉土层,采用打设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加固。已知软土的天然重度、天然孔隙比、压缩指数分别为γ=17kN/m3,e0=1.6,Cc=0.55,沉降修正系数取1.0。平均潮位与饱和软黏土顶面相齐。该层顶面分层铺设80cm砂垫
某填海造地工程对软土地基拟采用堆载预压法进行加固,已知海水深1.0m,下卧淤泥层厚度10.0m,天然密度ρ=1.5g/cm3,室内固结试验测得各级压力下的孔隙比如表所示。如果淤泥上覆填土的附加压力p0取125k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随机试题
根据《2010通则》,按FAS术语成交,买卖双方的风险和费用转移界限为()
叩击痛
A.舌神经B.舌咽神经C.舌下神经D.面神经E.三叉神经舌的运动神经是
某乡镇卫生院对村民宣讲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下列危险因素中哪项不是2型糖尿病可能的危险因素()
A.对G+菌、G-球菌和螺旋体有抗菌作用B.对G+菌及G-菌,特别对G-杆菌有效C.特别对立克次体有效D.抗菌作用强,对各种厌氧菌有效E.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氨苄西林
春节临近,社区居委会要开展社区优抚服务活动,请问下列哪一类人员不属于优抚对象?()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为客观反映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利用企业“一套房”平台,通过联网直报的方式,对30.8万家企业的电子商务情况进行了调查。2012年,调查的30.8万家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8825.2亿
吠陀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成立的是()。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