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admin
2011-07-26
45
问题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选项
答案
要想使直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应遵循感知规律。(1)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教师在制作、使用直观教具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2)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规律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如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或用彩色粉笔来写;不要在黑板前演示深色教具;使用挂图时,可以将其中不需要学生看的部分遮住;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出来等。(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律我们知道,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在时间上彼此接近、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应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留空或用色彩区分;板书时,章与章、节与节等不同内容之间要留空;讲课时,语言流畅,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速,对不同的内容加以分析、综合,使学生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5)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的认识。我国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有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识方面,看到的比听到的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只靠听觉,一般能记住15%;只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既看又听,能记住65%。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mw1v777K
0
中学教育心理学
原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
“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实现的过程是______。
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
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______、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在读一首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______,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常规性问题解决和______问题解决。
随机试题
应避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的利尿药是
患者,40岁,近3日白带多,伴外阴痒就诊,查外阴黏膜充血,阴道壁充血,分泌物黄色,中等量,呈泡抹状,宫颈充血。此病人应进行的辅助检查是
合同法对合同纠纷解决的规定是按照调解—仲裁—诉讼的步骤依次进行。( )
2011年7月20日,当某工业园区值班安全员李某巡逻时,突然发现2号宿舍楼302员工宿舍有浓烟从窗户向外冒出,其意识到302室已发生火警(注:宿舍所属单位员工都在上班),李某即刻用对讲机通知巡逻岗,同时快速冲向宿舍提取灭火器赶赴事发现场。巡逻岗在得到火警信
消防控制室内的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其功能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准确把控其功能是充分发挥消防控制室监控与管理作用的关键。下列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不符合国家工程技术标准的是()。
企业购入原材料时,在货款已经支付,材料尚未到达或验收入库的情况下,要编制的会计分录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
年终董事会决议,应支付投资者股利40000元,该会计分录涉及的账户有()。
当前,面对就业的压力,一些毕业生纷纷打出“低工资就业”、“零工资就业”招牌。面对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
CharlesDickens,WilliamMakepeaceThackeray,andBrontsisterswereall______.
Tworelatedparadoxesalsoemergefromthesamebasicconceptionoftheaestheticexperience.Thefirstwasgivenextendedcons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