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解释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建立在内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差异产品的贸易如何使所有国家的福利增加?[深圳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解释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建立在内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差异产品的贸易如何使所有国家的福利增加?[深圳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admin
2016-09-21
79
问题
解释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建立在内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差异产品的贸易如何使所有国家的福利增加?[深圳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选项
答案
(1)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中的内部规模经济理论主要是由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提出来的。这种内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是:垄断竞争,进入门槛高,且存在技术、专利等限制因素。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设计、研究与开发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2)国家福利增加的原因: 传统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而在现实世界中,大部分商品是有差异的,而不是同质的,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的差异产品由于类似而有一定的替代性,从而互相竞争;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又各有自己的特征。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从而使各种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其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企业希望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越单一越好,因为这样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而由于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的差异产品的存在,使消费者选择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一国在封闭情况下,由于市场、规模的制约,同种产品异质性“变体”的种类不可能很多,因为种类越多,生产规模越小,生产成本越高。在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或多国市场合一,突破了市场狭小与规模的制约,各国各自分别生产几种异质性产品,互不重合。这样通过贸易,互相出口各自的产品,既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又提高了福利水平,生产企业的效率也会提高。但这都是在有产品差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的分工。这样,通过国际分工,一国只生产有限系列的同类商品,获得经营上的规模效益;通过国际贸易,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可能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福利。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mvB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商务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在决定货币需求的诸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越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证券交易机制设计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某投资人持有甲公司的股票,每股面值为100元,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20%,预计甲公司的股票未来三年的股利呈零增长,每股股利20元,预计从第四年起转为正常增长,增长率为10%,要求:计算甲公司股票的价值。(已知,2.1065是利率为20%、期数为3的年金
在我国,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存款挤兑风险的金融机构是()。
因SARS影响导致某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此属于()。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导致普遍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属于()。
一家面临重组的公司其价格为200万元,目前公司有抵押债券150万元,无抵押债券100万元,重组后公司发行75万元抵押债券,25万元次级债券,100万元无抵押债券,公司所得税为25%。重组后抵押债券持有者可获得多少有价证券?()
哈伯格条件的数学表达形式为()。
最近一个季度里,一家日本钢铁企业发生了如下交易:企业从澳洲进口了一亿澳元的铁矿石;企业向美国出口了1.3亿美元钢铁;企业向一家澳洲银行贷款一亿澳元;企业收到其美国公司的一千万美元红利;企业向日本运输企业支付了10亿日元运输费用。请问下面哪一项会出现在这个
随机试题
急症哮喘患者,病因未明,为缓解症状,应立即选用
B细胞表面特有的表面标志是
以下哪项不属于疾病地区分布的特征?()
土地评价分类系统主要依据是土地的(),目的是为开展土地条件调查和适宜性调查服务,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服务。
北京四合院空间布局的典型特征不包括()。
金额2009.80的正确大写是()
行政诉讼处理的是一定范围内的行政行为争议,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诉讼审查范围的有()。
在商业银行开展的理财顾问服务活动中,商业银行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管理和运用资金,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收益和风险。()
账账核对是对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账账核对的是()。
张某原是某软件公司的系统分析师,一直从事计算机网络端口优化处理的研发工作。 2007年5月张某退休,半年后,张某研发出网络端口优化处理程序,解决了提高计算机网络端口有效利用率这个技术问题,并以个人名义向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该项发明创造应属于(13)所有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