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砂井法和砂桩法是地基处理的两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6年真题]
砂井法和砂桩法是地基处理的两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6年真题]
admin
2016-07-07
64
问题
砂井法和砂桩法是地基处理的两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6年真题]
选项
A、直径小的称为砂井,直径大的称为砂桩
B、砂井具有排水作用,砂桩不考虑排水作用
C、砂井法是为了加速地基固结,砂桩法是为了增强地基
D、砂井法和砂桩法加固地基机理相同,其不同的是施工工艺和采用的材料
答案
B,D
解析
砂井法和砂桩法加固地基机理是不同的,砂井法通过排水加快土层固结来改善土层本身的性质和承载能力;而砂桩法是借助于桩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砂井、砂桩都考虑排水作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mr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在密实砂土地基中进行地下连续墙的开槽施工,地下水位与地面齐平,砂土的饱和重度γsat=20.2kN/m3,内摩擦角φ=38°,黏聚力c=0,采用水下泥浆护壁施工。槽内的泥浆与地面齐平,形成一层不透水的泥皮。为了使泥浆压力能平衡地基砂土的主动土压力,使槽壁得
有一个水闸宽度10m,闸室基础至上部结构的每延米不考虑浮力的总自重为2000kN/m,上游水位H=10m,下游水位h=2m,如图7—12所示。地基土为均匀砂质粉土,闸底与地基土摩擦系数为0.4,不计上下游土的水平土压力。验算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接近(
在均匀砂土地基上开挖深度15m的基坑,采用问隔式排桩十单排锚杆支护,桩径100mm,桩距1.6m,一桩一锚,如图7—9所示。锚杆距地面3m。已知该砂土的重度γ=20kN/m3,φ=30°,无地面荷载Q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一1999
某基坑深6.0m,采用悬臂排桩支护,排桩嵌固深度6.0m,地面无超载,重要性系数γ=1.0。场地内无地下水,土层为砾砂层γ=20kN/m3,c=0kPa,φ=30°,厚15.0m。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一1999),问悬臂排桩抗倾覆稳
一均匀黏性土填筑的路堤存在如图8—7所示圆孤形滑面,滑面半径R=12.5m,滑面长L=25m,滑带土不排水抗剪强度cu=19kPa,内摩擦角φ=0,下滑土体重m1=1300kN,抗滑土体重m2=315kN,下滑土体重心至滑动圆孤圆心的距离d1=5.2m,抗
某组原状样室内压力与膨胀率δep(%)的关系如表8一11所示。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一1987),膨胀力Pc最接近于()kPa(可用作图或插入法近似求得)。
某单层建筑位于平坦场地上,基础埋深d=1.0m,按该场地的大气影响深度取胀缩变形的计算深度zn=3.6m,计算所需的数据列于表8—9,试问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1987)计算所得的胀缩变形量最接近(mm。[2005年真题]
以厚层黏性土组成的冲积相地层,由于大量抽汲地下水引起大面积地面沉降。经20年观测,地面总沉降量达1250mm,从地面下深度65m处以下沉将观测标未发生沉降,在此期间,地下水位深度由5m下降到35m。问该黏性土地层的平均压缩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一悬崖上突出一矩形截面的完整岩体,如图6—6所示,长L为8m,厚(高)h为6m,重度γ为22kN/m3,允许抗拉强度[σt]为1.5MPa,试问该岩体拉裂崩塌的稳定系数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2010年真题]
随机试题
图书、图片是()的玩具和材料。
关于脑卒中的防治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经营企业销售中药材,必须标明()
下列有关法院审理反补贴案件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由事故死亡人数总量控制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重大和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4类、26个具体指标构成。
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二年。
PassageoneManyobjectsindailyusehaveclearlybeeninfluencedbyscience,buttheirformandfunctlon’theirdlmensionsand
在《大清会典》中哪一部增设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和权限,体现了近代行政体制的变化?
Window98采用了虚拟存储技术以扩展可用的内存。在下列文件中,由Windows98创建和管理的、用于扩展内存的交换文件是______。
Thereisagreatdealofcontroversywithinthemedicalprofessionregardingtheuseandvalueofthecoronarybypassprocedur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