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这是农村红色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其“极不平衡”具体表现为( )
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这是农村红色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其“极不平衡”具体表现为( )
admin
2019-08-01
51
问题
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这是农村红色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其“极不平衡”具体表现为( )
选项
A、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
B、多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造成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
C、中国是大国,革命力量回旋余地大
D、有国民革命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答案
A,B,C
解析
中国红色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有五条。题干要求解释第一条原因的内涵,即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是红色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D项不是对这一条原因的解释,而是中国红色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第二条原因,不选。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是红色政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为:在经济上,中国是“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自然经济占绝大比重的农村可以相对脱离城市而单独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提供了条件。在政治上,中国是多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统治者相互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这使红色政权有了存在和发展的缝隙。由于中国是个大国,所以革命力量的回旋余地大。前三条都是对其正确解释。故A、B、C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mk9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我罔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这对我们正确理解法律权利的启示是()
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习近平指出,经过38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一条改革
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正确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表述有()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进行控制的途径是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以上三种方法,以第一种为主体。遇特别情形,或苏维埃政府有力时,兼用二三两种。二、一切土
随机试题
A.支沟B.养老C.通里D.间使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的腧穴是
下列有关审计要素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注册会计师要证实甲公司在临近2010年12月31日签发的支票是否已登记入账,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
原发性呼吸暂停
关于等离子电视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Fatehasnotbeenkindtothewesterngreywhale.Itsnumbershavedwindledto130orso,leavingit“criticallyendangered”in
TheintelligencetestsusedmostoftentodayarebasedontheworkofaFrenchman,AlfredBinet.In1905,Binetwasaskedbythe
Formorethan2,000years,aliberaleducationhasbeentheidealoftheWest—forthebrightest,ifnotforall,students.Thet
WhichofthefollowingdeterminersCANNOTbeplacedbeforebothpluralcountnounsanduncountablenouns?
AstheshowReadershasbeenwellreceived,______morethan200peoplewerepicturedliningupoutsidetheShanghaiLibrary,al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