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英国牛津大学充满了一种自由探讨、自由辩论的气氛,质疑、挑战成为学术研究之常态。以至有这样的夸张说法:你若到过牛津大学,你就永远不可能再相信任何人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了。 如果上面的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必定为假?
英国牛津大学充满了一种自由探讨、自由辩论的气氛,质疑、挑战成为学术研究之常态。以至有这样的夸张说法:你若到过牛津大学,你就永远不可能再相信任何人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了。 如果上面的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必定为假?
admin
2018-12-15
48
问题
英国牛津大学充满了一种自由探讨、自由辩论的气氛,质疑、挑战成为学术研究之常态。以至有这样的夸张说法:你若到过牛津大学,你就永远不可能再相信任何人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了。
如果上面的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必定为假?
选项
A、你若到过牛津大学,你就永远不可能再相信爱因斯坦所说的任何一句话。
B、你到过牛津大学,但你有时仍可能相信有些人所说的有些话。
C、你若到过牛津大学,你就必然不再相信任何人所说的任何一句话。
D、你若到过牛津大学,你就必然不再相信有些人所说的有些话。
E、如果到过牛津大学,那么你有时就会相信有些人所说的有些话。
答案
B
解析
题干断言:“你若到过牛津大学,你就永远不可能再相信任何人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了。”这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该命题只有在前件为真而后件为假时才是假的。选项B就是其为假的情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mMY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5-7所示,在矩形ABCD中,|AB|=6cm,|BC|=12cm,点P从点A出发,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两点同时出发,分别到达B,C两点后就停止移动,则五边形APQCD
根据最近一次调查,婚姻使人变胖,作为证据的就是一项调查结果:在13年的婚姻生活中,女性平均胖了23斤,男性胖了18斤。下列哪一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对评价上面的调查中所采用的推理最有帮助?
巴西火蚁目前在美国南部大量滋生。与巴西的火蚁不同,美国的火蚁一巢中有两只蚁后,这种火蚁比一巢中只有一只蚁后的火蚁更有侵略性,它们几乎消灭了其巢穴附近的所有昆虫以独占食物来源,因而火蚁的数量迅速增长。在巴西由于火蚁的天敌能限制火蚁的数量,所以把这些天敌引进美
某机关田径运动会有3个短跑项目,分别是60米、100米和200米。老张、老王和老李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一种,而且三人参赛的项目还不一样。小张、小王和小李作了以下猜测:小张:老张参加了60米,老王参加了100米。小王:老李没参加100米,老王
希望自己撰写的书评获得著名的“宝言教育学评论奖”提名的教育学家,他们所投稿件不应评论超过三本著作。这是因为,如果一篇书评太长阅读起来过于费力,那它肯定不会被《宝言教育学评论》的编辑选中发表。在该期刊投稿指南中,编辑明确写道,每次讨论涉及超过三本书的书评都将
蓓蓓理想中的丈夫是“三高”:高个子,高收入,高学历。她结识了甲、乙、丙、丁四个男朋友,其中只有一人同时具备“三高”。此外,这四个人中:只有三个人是高个子,只有两个人是高收入,只有一个人是高学历。现已知:(1)每个人至少具备一高。(2)甲
北大西洋海域的鳕鱼数量锐减,但几乎同时海豹的数量却明显增加。有人说是海豹导致了鳕鱼的减少。这种说法难以成立,因为海豹很少以鳕鱼为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在上午8点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点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点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点由两镇相向开出,速度不变,到上午10点时两车还相距
两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48km,乙车每小时行54km,两车在距离中点36km的丙地相遇,则甲、乙两地相距
某公司在选派与外商谈判的人员时,有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为了组成最佳谈判阵容,公司有如下安排:如果派甲去,而且不派乙去,那么丙和丁中至少要派一人去。如果公司没有派甲去,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随机试题
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符合平等尊重要求的是()。
MCS-51系列单片机扩展外部存储器时,有一个I/O口作为低8位地址和数据线的分时复用口,此:I/O口是()
以下对于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无论哪一类收益性物业的管理,基本包括以下()内容。
权属审核一般采用()。
货币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
关于明确胜任特征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审计按其范围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
Anyonebreakingtheruleswillbeaskedtoleave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