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王某向李某借款40万元,以其价值20万元的房屋、10万元的汽车作为抵押担保,以2万元的音响设备作质押担保,同时还由赵某为其提供保证担保。其间汽车遇车祸损毁灭失,获保险赔偿金6万元。如果上述担保均有效,赵某最终应对借款本金在多大数额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王某向李某借款40万元,以其价值20万元的房屋、10万元的汽车作为抵押担保,以2万元的音响设备作质押担保,同时还由赵某为其提供保证担保。其间汽车遇车祸损毁灭失,获保险赔偿金6万元。如果上述担保均有效,赵某最终应对借款本金在多大数额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admin
2009-05-14
48
问题
王某向李某借款40万元,以其价值20万元的房屋、10万元的汽车作为抵押担保,以2万元的音响设备作质押担保,同时还由赵某为其提供保证担保。其间汽车遇车祸损毁灭失,获保险赔偿金6万元。如果上述担保均有效,赵某最终应对借款本金在多大数额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
选项
A、14万元
B、12万元
C、10万元
D、8万元
答案
2
解析
混合共同担保,是指同一债权,既有人的担保(保证)又有物的担保(抵押或质押的担保)。依《物权法》和《担保法》的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债务人自己的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本题中,作为保证人的赵某只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物的担保价值为32万元,故赵某仅承担8万元的担保责任。但是,在担保期间内,有意外情况发生,即作为抵押物的汽车发生了毁损灭失,仅获得6万元的保险赔款。依《物权法》对于抵押权代位性的规定,此时抵押权转移到其代位物6万元赔偿金上。这样,物的担保的价值范围由原来的32万元降为28万元,保证人仍应承担物的担保价值范围外的保证责任。所以赵某承担的保证责任应为12万元。故B项正确。回答本题注意辨清题目中是债务人自己提供的物的担保,还是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担保,结果是不一样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mM2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方某产生劫机外逃的念头,并邀赵某一同行动。为劫机,方某购买一支催泪枪,并指使赵某买来两把尖刀。为了逃避安全检查,方某将催泪枪分解伪装,进行两次登机试验,均获成功。方某与赵某商定乘长春至厦门的班机,将飞机劫持到台湾,并商定具体的行动方案。而后,方某出资让赵某
如何界定渎职罪中的“经济损失”?
试述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的构成和认定。
案情:陈某因没有收入来源,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了一张信用卡,使用该卡从商场购物10余次,金额达3万余元,从未还款。(事实一)陈某为求职,要求制作假证的李某为其定制一份本科文凭。双方因价格发生争执,陈某恼羞成怒,长时间勒住李某脖子,致其窒息身亡。(事实二)
甲是某市市委组织部部长。乙是甲的大学同班同学,一日乙将某建筑公司的经理丙介绍给甲,丙想承包本市旧城改造的一部分工程,请甲帮忙,甲答应了,丙当场送给甲现金10万元。甲与市建委主任丁联系,要丁把工程承包给不具备资质条件的丙。丙后来又送给甲10万元。问:丙
王某系某公安局警察,一日,王某下班回家后,将自己的配枪放在自家的抽屉,并且上了锁。然后,王某陪其妻子上街买东西。在街上,王某遇到一个以前的同学,两人交谈了很长时间。晚上王某和妻子回家后发现家里被盗。家中一片狼藉,很多贵重物品被盗。同时,王某发现自己放置配枪
试述自首的概念、成立的条件及其处罚原则。
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性质。(清华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试题亦考查过)
甲、乙、丙三人组成一个采石组,签订了协议,约定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均分报酬,共担风险。后丁要求加入,经甲、乙、丙同意参加,但未在协议上签字。丁加入后与甲、乙、丙共同经营,并参加了两次分红。某日,丁在执行爆破任务时因装炸药失误,致使提前爆炸,飞石将丁双臂炸伤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随机试题
米类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淀粉和_______。
简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A.右上腹膨隆B.左上腹膨隆C.舟状腹D.蛙形腹隆E.下腹膨隆肝肿瘤()
A.HMG—CoA合成酶B.HMG—CoA还原酶C.琥珀酰CoA转硫酶D.乙酰CoA羧化酶E.己糖激酶合成酮体的关键酶()
黄金T+D交易的特点不包括()。
在古代社会,学校设置的课程门类大多为哲学、政治、道德等人文学科,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技术课程大幅度增加。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
一项研究发现,1970年调查的孩子中有70%曾经有过龋齿,而在1985年的调查中,仅有50%的孩子曾经有过龋齿。研究者们得出结论,在1970一1985年这段时间内,孩子们中的牙病比率降低了。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研究者们上面得出的结论?
在法的本质问题上,下列表述中能够成立的是()(2008年综合课单选第1题)
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
Decadesofresearchhaveshownthatknowledgeandunderstandingcannotberigorouslyevaluatedthroughaseriesof90-minuteex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