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卷一/2009年第14题)
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卷一/2009年第14题)
admin
2013-09-05
58
问题
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卷一/2009年第14题)
选项
A、《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B、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
C、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
D、宋楚隆四年颁行“折杖法”
答案
C
解析
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在工部尚书判大理寺卿窦仪等人的奏请下,开始修订宋朝新的法典。同年7月完成,由太祖诏“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其全称为《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因此,A项的表述没有错误。
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借指使用借贷,而贷则指消费借贷。当时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把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举。可见B项的表述也没有错误。
《宋史.刑法志》说:“太祖受禅,始定折杖之制。”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意在笼络人心,改变五代以来刑罚严苛的弊端。“折杖法”规定: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换成臀杖和脊杖。所以,D项的表述也没有错误。
而C项就存在问题。宋代的敕是指皇帝对特定的人或事所作的命令。神宗朝敕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敕已到足以破律、代律的地步。敕的效力往往高于律,成为断案的依据。“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可以成立,但是“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就不能成立,宋代基本上不存在例,例的地位在清代比较高,清代最重要的法律形式之一就是例。因此,C项的表述就出现错误,符合题目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ljC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关于执行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公诉案件是否适用简易程序的问题,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庭审过程中,被告人赵某指出,公诉人的书记员李某曾在侦查阶段担任鉴定人,并据此要求李某回避。对于赵某的回避申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公诉案件时,审判长在开庭审理前应当完成下列哪一项工作?
某市环保局应当地居民的举报对排放烟尘超过国家标准的某化工厂作出了罚款4万元的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治理。化工厂对环保局的行政处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期间,原告找到被告要求协商解决,被告同意遂变更了原行政处罚决定,对原告征收2倍的排污费。原告向人民法
某市环保局应当地居民的举报对排放烟尘超过国家标准的某化工厂作出了罚款4万元的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治理。化工厂对环保局的行政处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期间,原告找到被告要求协商解决,被告同意遂变更了原行政处罚决定,对原告征收2倍的排污费。原告向人民法
某市A区法院受理一起盗窃案件,因该案被告人与该法院院长具有亲属关系,市中级人民法院遂指定将该案移交B区法院审判。对于该案的全部案卷材料,A区法院应按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关于侵占罪的认定(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县环保局以一企业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为由,决定对其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并处以罚款1万元。该企业认为决定违法诉至法院,提出赔偿请求。一审法院经审理维持县环保局的决定。该企业提出上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依据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随机试题
麻疹疹回期的治法是麻疹出疹期的治法是
房地产经纪作为一种专业经纪活动,还要受到房地产市场自身特性的影响,具有自己独特的空位,它的主要功能有()。
工程调试的全过程由( )组成。
当学校有10000名学生时需要200名教师,如果这个学校预期明年注册的学生会增加1000名,师生比不变,则需要增加聘用20名教师。这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是()。
下列关于两只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其机会集曲线表述正确的有()。
下列有关齐鲁民俗的表述错误的是:
设有直线,则L1与L2的夹角为().
以下哪种算法被认为是当今为止理论上最成热完善的公钥密码体制?()
AImportanceofClassroomLearningBTelevision--ARichSourceofInformationCAdvertisementsasImportantMessagesfromt
EffectiveNote-takingThedifficultyoftakingnotes:Note-takingrequiresahighlevelofabilityduetothe【T1】______ofspok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