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古代的“内圣外王之道”认为人的道德修养达到完美的地步,社会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内圣外王之道”始终停留在宣传阶段,“内圣说”是缺乏约束力的一种泛道德主义观念。历史已经诠释了它的作用:“内圣”,不可能成为“外王”的充要条件。现代社会面临着种种深刻的矛盾和问题
古代的“内圣外王之道”认为人的道德修养达到完美的地步,社会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内圣外王之道”始终停留在宣传阶段,“内圣说”是缺乏约束力的一种泛道德主义观念。历史已经诠释了它的作用:“内圣”,不可能成为“外王”的充要条件。现代社会面临着种种深刻的矛盾和问题
admin
2013-03-11
90
问题
古代的“内圣外王之道”认为人的道德修养达到完美的地步,社会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内圣外王之道”始终停留在宣传阶段,“内圣说”是缺乏约束力的一种泛道德主义观念。历史已经诠释了它的作用:“内圣”,不可能成为“外王”的充要条件。现代社会面临着种种深刻的矛盾和问题,它需要科学的管理系统来调节和解决。所以,今天尤不宜再大唱“内圣外王”的高调。这并不是说我们敌视“内圣”甚至要摒弃传统文化观念;恰恰相反,我们认为,没有对古代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就没有现代的、科学的文化观念的发展。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 )。
选项
A、现代社会需要科学的管理系统来调节和解决
B、“内圣外王之道”没有现实的实际作用
C、批判大唱“内圣外王”的高调
D、推动现代的、科学的文化观念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今天尤不宜再大唱‘内圣外王’的高调”是文段表明的观点所在,故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C;A项是证明的依据之一,由“恰恰相反,……”知B项提法错误,D项则脱离文意,所以A、B、D三项都不能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lf4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乡镇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乡镇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面对不断出现的消费和产业成长热点,企业的注意力应首先放在寻求高成长产业的“先进入”_________上,以_________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而当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后,企业则应将重点放在低成本为_________的价格竞争上,以保住和扩大市场份
我们无法_________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_________它的宽度和高度来_________它的容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戏剧不仅善于在对话中不知不觉地展开故事,_________地刻画人物,而且善于在对话中悄悄地_________矛盾与处理问题。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4年,我国价格水平涨幅较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0.2%。下图为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2014年度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至此乡村振兴战略有了五年时间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中,药费最多的那一年的药费约是()。
某医院药品仓库有14600克浓度为98%的酒精。问加入多少克蒸馏水之后,可以稀释成浓度正好为73%的消毒酒精?()
虚概念,又称空类概念,是指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为其所反映的相应对象的概念,即外延为零的概念。虚概念产生的原因,或者是由于受历史条件和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或者是出于某些阶级与个人的偏见,或者是人们主观想象、幻想的结果。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虚概念的是(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随机试题
________,是指可以修复的废品在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修理费用。在废品的修复费用中,由造成废品的过失人负担的赔款,应从废品损失中扣除。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发生于
下列哪项不是苓桂术甘汤中炙甘草的用意
不引起淤血的是
病人皮肤粗糙,呈猪皮样,皮下组织增厚,见于
某群山羊突然发病,高热达4l℃,呼吸困难。口鼻有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先红肿,后破溃,腹泻,拉带血水样稀便。病死率达50%。剖检见皱胃黏膜有糜烂病灶,结肠和直肠结合处有条纹状出血。引起该病的病原是()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种观点给当今教育的启示是()。
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这句话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与这一观点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一学生在学校受同学欺负,回到家后,妈妈对他说:“他为什么打你?你告诉老师,让老师跟他讲不可以打架的道理。”爸爸则说:“谁敢打你,下回你也打他!”对于这类家长的表现,以下几种描述最贴切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