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下列关于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对于任何一棵二叉树,叶子结点数都是度为2的结点数加1 Ⅱ.二叉树的左右子树不可以任意地交换 Ⅲ.二叉树只适合使用链式结构存储,不可能用顺序结构存储 Ⅳ.结点按层序编号的二叉树,第i个结点的左孩子(假设存在)
下列关于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对于任何一棵二叉树,叶子结点数都是度为2的结点数加1 Ⅱ.二叉树的左右子树不可以任意地交换 Ⅲ.二叉树只适合使用链式结构存储,不可能用顺序结构存储 Ⅳ.结点按层序编号的二叉树,第i个结点的左孩子(假设存在)
admin
2022-06-07
64
问题
下列关于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对于任何一棵二叉树,叶子结点数都是度为2的结点数加1
Ⅱ.二叉树的左右子树不可以任意地交换
Ⅲ.二叉树只适合使用链式结构存储,不可能用顺序结构存储
Ⅳ.结点按层序编号的二叉树,第i个结点的左孩子(假设存在)的编号为2i
选项
A、仅Ⅰ、Ⅱ
B、仅Ⅱ
C、仅Ⅱ、Ⅳ
D、仅Ⅱ、Ⅲ
答案
B
解析
Ⅰ:Ⅰ的描述只有在非空二叉树的情况下才成立,所以考生在做这种概念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先想到这种特殊情况,所以Ⅰ错误。
Ⅱ:二叉树的左右子树是有顺序的,不能随意交换,所以Ⅱ正确。
Ⅲ:—般的二叉树确实不能使用顺序结构存储,但是完全二叉树和满二叉树一般都使用顺序结构存储,所以Ⅲ错误。
Ⅳ:该结论只对完全二叉树才成立,所以Ⅳ错误。
综上所述,只有Ⅱ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kj3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计算机408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计算机408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下列关键序列,不能构成某二叉树排序中的一条查找路径的序列是()。
四位运算器框图如图6—2所示,ALU为算术逻辑单元,A和B为三选一多路开关,预先已通过多路开关A的SW门向寄存器R1,R2送入数据如下:R1=0101,R2=1010。寄存器BR输出端接四个发光二极管进行显示。其运算过程依次如下:(1)R1(A
Demandpaging算法是paging算法在虚拟存储空间管理的扩展。其主要的改进是:仅当需要访问某页面时,如果它不在内存,把它调入内存。按照这个思路,将segmentation算法(段式存储管理算法)扩展到虚拟存储空间管理,也可以产生类似的算法,不妨称
主机甲和主机乙新建一个TCP连接,甲的拥塞控制初始阈值为32KB,甲向乙始终以MSS=1KB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为该连接分配16KB接收缓存,并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确认,忽略段传输延迟。若乙收到的数据全部存入缓存,不被取走,则甲从连接建立成功
假定采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保存单词,当两个单词有相同的后缀时,则可共享相同的后缀存储空间,例如,“loading”和“being”的存储映像如下图所示。设str1和str2分别指向两个单词所在单链表的头结点,链表结点结构为,请设计一个时间上尽可能高效的算
某局域网采用CSMA/CD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的距离为2km,信号传播速度为200000km/s。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说明理由或写出计算过程。若网络不存在任何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太网数据
有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P1和P2,共享初值为1的变量x。P1对x加1,P2对x减1。加1和减1操作的指令序列分别如下所示。//加1操作//减1操作loadR1,x//取x到寄存器R1中loadR2,xincR1decR2storex,R1
下列选项中,满足短任务优先且不会发生饥饿现象的调度算法是_______。
什么是文件的物理结构?它有哪几种组织方式?
网络环境中分布式进程通信的实现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随机试题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最易散失气味的中药饮片是
引起肛瘘最常见的原发病是
(2011年)当有机物排入河流后,污化系统依次可分为:
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规定了()种化学有害因素、()种生产性粉尘、()种生物类有害因素、()类物质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经评审不合格的出口食品厂、库,自通知之日起六个月后可以重新提出卫生注册申请。( )
定期租船是一种由船舶所有人向租船人提供特定的租船,在特定的两港或数港之间从事一个特定的航次或几个航次承运特定货物的方式。()
愁眉不展对于()相当于()对于喜讯
以下关于菜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ProductTrial’sReviewApril20-Spotlight:PaperShreddersMostreviewersagreethatcross-cutshreddersaremoresecurethan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