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患者,男,38岁。发现血尿、蛋白尿4年,2年来高血压。1周来尿蛋白定量3.5g/d,红细胞20~30个/HP,血压160/100mmHg,血肌酐221μmol/L,B超示双肾缩小。 对于该患者临床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1.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2.高血压肾损害可
患者,男,38岁。发现血尿、蛋白尿4年,2年来高血压。1周来尿蛋白定量3.5g/d,红细胞20~30个/HP,血压160/100mmHg,血肌酐221μmol/L,B超示双肾缩小。 对于该患者临床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1.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2.高血压肾损害可
admin
2021-10-08
70
问题
患者,男,38岁。发现血尿、蛋白尿4年,2年来高血压。1周来尿蛋白定量3.5g/d,红细胞20~30个/HP,血压160/100mmHg,血肌酐221μmol/L,B超示双肾缩小。
对于该患者临床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1.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2.高血压肾损害可能性大
3.存在慢性肾病(CKD)
4.应根据计算的eGFR进行CKD分期
5.应进行肾活检明确诊断
6.可能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选项
答案
1,3,4。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1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为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患者有血肌酐221μmol/L,B超示双肾缩小:目前国际公认的慢性肾脏病分期依据美国肾脏基金会指定的指南分为1~5期,该方法将eGFR的大小进行分期,有助于晚期CRF的及时诊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jEpk777K
0
专业实践能力
内科学(303)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种心脏病常无震颤
患者女性,15岁,以“面部红斑、双手关节肿痛伴间断发热2年”来诊。查体:体温38.7℃,面颊及鼻部见蝶形红斑,双下肢散在小出血点,双眼睑水肿,心肺无异常,双手关节肿胀。化验:血常规白细胞4.0×109/L,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6.5×109/L尿常规
患者女性,56岁,以反复上腹部疼痛4年为主诉来诊,上腹痛无明显规律性,伴腹胀,反酸嗳气。查体:消瘦,贫血貌,舌红无苔,上腹轻压痛。胃镜检查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平坦,黏膜下血管透见,黏液湖缩小。黏膜活检示重度不典型增生。当前正确的治疗方法
患者女性,45岁,半年来胃灼热,反酸,胸骨后不适感,查体无阳性体征,内镜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进一步诊疗方案为
患者女性,42岁,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2年,口服抗甲状腺药物3个月后症状减轻,停药。2周前出现对称性发作性肌痛、肌无力,伴低钾血症,考虑合并哪种疾病
患者男性,32岁,因发热腰痛5d,无尿2d以流行性出血热诊断入院。入院后经利尿,纠酸等治疗未见好转,目前烦躁不安,眼睑水肿,体表静脉充盈,面部潮红,血压170/90mmHg,心率120/min,应诊断为
女性,35岁,腰痛、尿频、尿痛3天,近3年来反复出现类似症状。尿常规:WBC30~40/HP,RBC20~30/HP。中段尿培养有细菌生长。肾脏B超:双侧肾可见与肾锥体分布一致的强回声团,呈放射状排列,见多个小结石。1年前IVP示:双侧肾脏见多数囊肿和扩张
患者,女,30岁。喘息1天,过去有类似发作史。体检:R30次/分,口唇发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院外使用静脉氨茶碱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欠佳。应首先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A.FEV1=60%预计值,FEV1/FVC=55%B.FEV1=60%预计值,FEV1/FVC=55%,吸入特布他林后,FEV1改善15%C.FEV1=50%预计值,FEV1/FVC=92%D.FEV1=80%预计值,FEV1/FVC=70%,吸入
随机试题
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层次不包括()
女性,30岁,双手、足心可见对称性红斑上成群淡黄色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疱。反复发作5年。掌部初发于大小鱼际,后渐扩展至掌心。部分脓疱已经干涸、结痂及脱屑,鳞屑下反复出现成群新疱。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可由()担任监护人。
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属于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对持久性污染物,以下方程适用的是()。
关于运用评价中心进行人员选拔的陈述,正确的是()。
()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2015·福建)胆汁质的小丁冲动、粗心又鲁莽;黏液质的小林冷静、认真又稳重。可见小林的气质类型比小丁的好。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2005年因全球石油需求大增、产油国遭恐怖袭击和政局动荡、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投机性交易增加而引发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3月涨至每桶57.60美元,8月又涨至每桶67美元,最高达每桶70美元。在国际石油供求关系趋紧的条件下,石油生产国发生恐怖袭击,政局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