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魏书.刑罚志》:“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诸州国之大辟,皆先谳(音验——编者注)报乃施行。”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制度?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魏书.刑罚志》:“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诸州国之大辟,皆先谳(音验——编者注)报乃施行。”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制度?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admin
2016-09-06
62
问题
《魏书.刑罚志》:“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诸州国之大辟,皆先谳(音验——编者注)报乃施行。”
问题:
(1)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制度?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确立这一制度的宗旨是什么?
(4)举例说明这一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选项
答案
(1)这段文字反映的是死刑复奏制度。所谓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司法机关执行死刑必须奏报皇帝批准的制度。该制度首次确立于三国曹魏时期。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应当处死刑的,要将案件及时奏闻朝廷。由于人死不能再生,担心司法官不能公正断案,因此审判完毕后都要呈报皇帝,皇帝亲自过问,如果没有疑问或者冤屈方可执行。各地死刑案件都要上报才能执行。 (3)死刑复奏制度创立于三国曹魏时期,完善于南北朝北魏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逐步完善死刑复奏制度,说明统治阶级开始慎重对待死刑和处理死刑案件,因此是慎刑思想在司法领域的反映。死刑复奏制度确立的基本宗旨是:皇帝企图通过执掌生杀予夺的大权,以加强对司法权的控制。 (4)死刑复奏制度直接影响到后世的司法审判与刑法执行制度,隋唐时期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死刑三复奏和死刑五复奏制度;宋朝有京师一复奏制度;明清时期在死刑复奏制度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会审制度,尤其清朝发展的秋审制度,对于死刑案件,都必须上报皇帝裁决。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iUF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录囚制度始于()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
下面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清朝的秋审制度中,案情虽属实,但危害不大,可减为流三千里,或减发烟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候办的是()。
中国宪政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宪法是()。
我国的经济制度在《宪法》修正案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现已被《宪法》确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所述哪几种方式?()
下列关于有别名的古代法典,一一对应正确的是()。
某学者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立法的工作,多年后,受邀请出席由某法律院校组织的《民法典》论坛,在论坛上他从制定《民法通则》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解释了当时没有规定取得时效的原因。同时他还指出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即将制定的《民法典》应该规
元代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随机试题
女孩,6岁,突发腹痛1小时,以脐周为主,腹痛呈持续性,逐渐加重,发热,体温39℃,排正常大便1次。查体:患儿腹胀,全腹有明显压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血常规白细胞19×109/L,中性粒细胞0.9。此患儿最适当的处理为
三权分立包括
急进型高血压时,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及坏死性细动脉炎主要发生于
新孢子虫的终末宿主是()。
患者,女,44岁。月经紊乱一年多,阵发性潮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针灸时以
膀胱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快速路、主干道的道路设计年限为()。
2011年7月10日,东方公司收到投资者王华投入的一台不需安装的新机器,用于东方公司制造甲产品。投资合同约定:该机器作价50000元。假定不产生溢价,则东方公司收到该机器时应当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试述司法改革的意义。
A、慌慌张张B、丢三落四C、勤劳勇敢D、认真刻苦B根据“你的手机是不是又没带”这句话,可知女的平时爱落东西,所以选B。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