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教师对“大气的受热过程”所做的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旨在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教材首先从整体上描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然后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教师对“大气的受热过程”所做的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旨在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教材首先从整体上描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然后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
admin
2021-07-22
49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教师对“大气的受热过程”所做的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旨在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教材首先从整体上描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然后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述。即通过大气的两个热力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来引导学生展开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
内容解读:该节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为前节内容“大气的垂直分层”中所学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寻因溯源,又是后面学习“大气运动”的基础。
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教材先从整体上描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然后对大气的两个热力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进行了详细讲述。可以说,理解了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就掌握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这部分内容。
问题:
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有参考价值但不够全面,说明其优点和不足。
选项
答案
优点: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提炼出具体的、详细的要求;能够清楚本节内容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的作用;能够对教材的重点知识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 缺点:对教材和课标的把握和分析仅停留在理论部分,未能在解读的时候关注生活实际与理论的结合,也未能充分体现课标中提到的利用图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iM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人教
以“铁及其化合物”一课为例,分别以实验问题解决和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设计教学核心问题与教学思路,并分析教师在选择和使用素材时的注意事项。
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材料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材料3:某教师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材
教材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表述: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学生实验】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记录实验现象。(1)取一小块钠,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2)由学生取一
下列不是课程改革之后化学教学纸笔测验的特点的新变化是()。
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乌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结果大部分学生答题错误。请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正在从观念到思想、从方法到行动向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发展,而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也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趋势和发展。要实现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随机试题
Itisnousewaitingforhimanylonger.We______gowithouthim.
患者,女性,32岁。证见面色淡白,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舌淡苔白,脉细弱。此病机属于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失调,具体应为
大跨越档距的测量,通常采用()。
封闭式基金年度利润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年度已实现利润()。
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其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下列情形中,免征契税的有()。(2010年)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最杰出的使者是()。
①人一上年纪,就会觉得“记性越来越差”,真是这样吗?②人的脑神经细胞在出生时数量最多,约有1000亿个。随着人的发育,脑细胞逐渐减少,每天要减少数万个,也就是说每秒钟都要减少一个。人们认为,随着脑神经细胞越来越少,记忆力就会降低。但是,在1000亿个神经
该企业2014年四个季度同比产量增长速度最大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