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某企业拟购买一套新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1)甲方案:原始总投资为100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5年,经营期每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500万元: (2)乙方案:原始总投资为120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0年,经营期每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某企业拟购买一套新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1)甲方案:原始总投资为100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5年,经营期每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500万元: (2)乙方案:原始总投资为120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0年,经营期每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admin
2012-04-17
78
问题
某企业拟购买一套新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1)甲方案:原始总投资为100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5年,经营期每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500万元:
(2)乙方案:原始总投资为120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0年,经营期每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400万元:假设甲、乙两个方案的投资均在建设起点一次性投人。建设期为0。
要求:
若以上问所计算出的资金成本率为折现率,计算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选项
答案
甲、乙两个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甲方案的净现值=500×(P/A,10%,5)-1000=895.4.(万元) 乙方案的净现值=400×(P/A,10%,10)-1200=1257.84.(万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i9U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级财务管理题库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中级财务管理
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年6月20日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40000元,9月20日收到货款存入银行。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时,该项收入应属于()。
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直接计入物资的采购成本。()
工业企业购入材料和商业企业购入商品所发生的运杂费、保险费等均应计入存货成本。()
甲公司2019年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1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贷方余额为2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是由应收账款引起;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是由交易性金融资产引起,该公司2019年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甲公司研发新技术,研究阶段支出100万元,开发阶段形成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50万元,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50万元,该项研发当期达到预定用途转入无形资产核算,假定甲公司当期摊销无形资产10万元。税法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残值与会计相同。甲公司当期期末无形
甲公司于2018年3月5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的股票200万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每股支付价款4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2018年3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上述股利
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不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新世纪公司于本年9月建造完工一座核电站,工程竣工决算认定其造价为15亿元,预计使用期限为40年,未来报废核电站需支付的环境复原费为6000万元。假定市场利率为10%,(P/F,10%,40)=0.0221,则该核电站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现金收支的,应当调整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金额。()
表示收益率离散程度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率的()。
随机试题
简析方苞《狱中杂记》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Acollegeoruniversity’sinternationalstudentofficeisagoodplace【C1】______gettingtoknowtheschoolandthecountry.Let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成人,体重60kg,烧伤,于下午4时送入医院急诊室,检查:意识清,能合作,心率100次/分,血压16.0/11.2kPa(120/84mmHg),面部、胸、腹部,两前臂、两手及两小腿和足部Ⅱ、Ⅲ度烧伤,下午5时开始静脉输液,6时入手术室、清创,晚上8时送病
下列属于《施工合同条件》(新红皮书)的适用条件的是()
失业按原因不同分为()。
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是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行为和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基金管理人变更基金份额登记机构的,应当在变更前将变更方案报()备案。
2015年4月1日,甲公司签订一项承担某工程建造任务的合同,该合同为固定造价合同,合同金额为8000万元。工程自2015年5月开工,预计2017年3月完工。至2016年12月31日止累计实际发生成本6800万元。甲公司签订合同时预计合同总成本为7200万元
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