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min
2014-05-30
54
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甲与乙筹划盗伐林木,由甲实施盗伐,乙专门负责销赃。二人只是分工不同,构成盗伐林木罪的共同犯罪
B、甲杀人后逃到表兄乙家,乙将甲藏于家中,并从银行取出5万元现金,让甲于第二日逃向海南。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C、甲、乙为抢劫翻窗进入张三家里后,观察到张三及其妻子王丽均在家里,便商议一人对付一个。甲在主卧室制服王丽后,搜寻财物;乙在客厅使用暴力压制张三过程中遭遇反抗并大声呼救,即将张三刺死。事后,甲、乙二人携带赃物仓皇逃离,乙对甲未提及动刀将张三刺死之事。甲也应当构成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某国有企业的一名工人甲想到外面做生意,同时又不想失去工资收入,于是找到其所在部门的领导乙,双方约定:乙每月做考勤时给甲做满勤以便甲仍能得到每月1500元“工资”,二人平分。自此,乙每月给甲做考勤,甲每月给乙750元,共持续五年时间。乙因此获得非法收入4万元,甲乙构成共同贪污罪
答案
B
解析
B项二人事先没有通谋,不构成共同犯罪,甲成立故意杀人罪,乙成立窝藏罪。C项,甲、乙二人为抢劫进入张三家,在观察到张三和其妻子均在家中时,“便商议一人对付一个”,在这样的共同故意的支配下出现了张三死亡的结果,虽然实行者是乙,应当由甲、乙二人共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甲也应当对抢劫加重结果负责;D项内外勾结共同贪污的,以(贪污)共犯论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hyk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人A在纽约开立了一张以中国人B为受益人,中国N银行为付款人的国际汇票。后B在上海将该汇票背书给了新加坡的C,后C在向N银行提示票据要求付款时,丢失了票据,并向我国法院提出了保全票据权利的程序。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龙须村风景如画,农学院的李教授退休后,决定在龙须村投资发展现代农业,李教授选择的以下投资方式合法的有:
甲国与乙国的“四海”公司签订了某自然资源勘探和开发合同,后双方发生纠纷该公司在乙国法院对甲围提起诉讼。甲国书面答复该法院,根据国家豁免的一般原则,乙国法院不得对此进行管辖。之后,当法院开庭时,甲国的代表又当庭声明了其一贯坚持的绝对豁免理沦的立场后退席。根据
法院在审理吴某涉嫌抢劫犯罪一案的过程中,对公安机关收集到的若干证据进行审查。依据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吴某系脑科的主治医生,经常负责病人的开颅手术。某日凌晨有位病人脑出血需要马上开刀,吴某当晚值夜班,因此是主刀医生。手术过程中,最近休息不好的吴某无法集中精神,犯了许多关键的错误,导致病人死亡。对吴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行为构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是:()
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民事案件.参加旁听的原告之夫李某认为证人王某的证言不实,便当场大声指责,受到法庭警告。李某不听劝阻,大喊“给我打”,在场旁听的十多个原告方的亲属一拥而上。对王某拳打脚踢.法庭秩序顿时大乱。审判长予以制止.李某一伙又对审判长和审判员进行围攻
张某被某县人民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被害人李某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予以受理并决定对此案公开开庭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合议庭认定被告人张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张某对李某的受伤负有一定的民事责任,于是合议
对于下列哪种犯罪行为人,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随机试题
(consider)ThenatureofCanadianhouseholdshaschanged______overthepastquartercentury.
Excel2000表格中数字数据对齐方式的默认值是______。
小儿腹泻的定义是
某研究所与某工厂于2002年6月8日签订了“节能热水器”技术转让合同,由研究所向工厂转让“节能热水器”的全部图纸及一个样品。合同未约定后续技术成果的分享办法。一年以后,研究所又对“节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研制成“高效节能热水器”。对于该改进后的热水器技术,
下列选项中,()属于韩国港口城市。
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有()。
在招标采购中,出现()情形之一的,应予废标。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稳定增长,对世界经济平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当年各国GDP增量与世界GDP增量之比)也大幅提升。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与美国相差35个百分点,与日本相差1
马日事变
简述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关系。(2013年简答64)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