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财政专家指出,公共风险不仅产生于因政府政策不当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而且由于政府直接积极参与经济生活,如政府直接参与国有企业,调控金融机构,这些重要经济领域一旦发生大面积损失,将会直接酿成公共风险,从而造成财政赤字、债务偿还压力。因此,如果要想实施稳健的财政
财政专家指出,公共风险不仅产生于因政府政策不当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而且由于政府直接积极参与经济生活,如政府直接参与国有企业,调控金融机构,这些重要经济领域一旦发生大面积损失,将会直接酿成公共风险,从而造成财政赤字、债务偿还压力。因此,如果要想实施稳健的财政
admin
2016-07-06
53
问题
财政专家指出,公共风险不仅产生于因政府政策不当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而且由于政府直接积极参与经济生活,如政府直接参与国有企业,调控金融机构,这些重要经济领域一旦发生大面积损失,将会直接酿成公共风险,从而造成财政赤字、债务偿还压力。因此,如果要想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仅仅调整财政政策是不够的。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选项
A、只要政府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即使决策失误,也不会产生公共风险
B、只要政府不直接参与经济生活.或者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这些重要的经济领域不发生大面积损失.就不会产生公共风险
C、如果能够防范公共风险的产生.就可以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D、由于重要经济领域发生大面积损失,所以即使政府政策决策正确,仍有可能产生公共风险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国有资产流失和经济领域的大面积损失是公共风险产生的两个原因,D项即使政府决策正确.重要经济领域发生大面积损失也可能产生公共风险是正确的。而A项国有资产不流失.还可能是经济领域的大面积损失引起公共风险,因此A项错误;同理,也可能因国有资产流失导致公共风险的产生,因此B项错误;由“酿成公共风险,从而造成财政赤字、债务偿还压力”可推出,“如果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那么就能防范公共风险的产生”,即防范公共风险的产生是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此C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hoi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国家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某建筑公司在市区共有7个工地,这7个工地分别需要11、9、8、9、7、7、8名装卸工人,4辆汽车负责这7个工地的建筑材料的供应工作。现在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公司决定采取部分工人跟车、部分工人驻在工地的措施。则最少需要多少名工人即可保证各工地的工作需求?(
某工厂生产的零件总数是一个三位数,平均每个车间生产了35个。统计员在记录时粗心地将该三位数的百位与十位数字对调了,结果统计的零件总数比实际总数少了270个。问该工厂所生产的零件总数最多可能有多少个?()
某公司规定.门窗每3天擦拭一次.绿化植物每5天浇一次水.消防设每2天检查一次,如果上述三项工作刚好集中在星期三都完成了.那么下一次三项工作集中在同一天完成是在()。
一项工程交由甲、乙两个工程队负责,甲队单独干了4天后,乙队加人和甲队一起干,又过了5天完成了全部工程的。两个队又于了9天正好完成了全部工程的此时甲队另有任务撤走,乙队独自完成了剩下的工程。这项工程从开始到完工总共用了()天。
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2014年上半年我国GDP初步核算结果如下:2014年上半年GDP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最快的是()。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随机试题
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集电结应反偏置,发射结应________。
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是
在Excel2010中,若单元格中显示“=VALUE”,则出错原因是()
Thestandardizededucationalorpsychologicalteststhatarewidelyusedtoaidinselecting,classifying,assigning,orpromoti
大脑半球联合纤维包括
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下列关于基准收益率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
修正的MM定理认为()。
(2018年)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初次购入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按规定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按照明茨伯格关于结构构型五种要素的解释,下列企业员工中,属于企业结构构型中技术结构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