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流言(华农2011研;南京理工2011研;人大2004研)
流言(华农2011研;南京理工2011研;人大2004研)
admin
2019-12-17
42
问题
流言(华农2011研;南京理工2011研;人大2004研)
选项
答案
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流言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流言的发生有两个特点:①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②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暖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hk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特点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
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非音质音位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词根和词缀叫作()语素,把词尾叫作()语素。
在普通话的轻声音节中,由于弱化的作用声母有时会发生浊化的现象。()
吴方言也称江南话、江浙话,以()为代表;()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华侨和华裔中有很多是说粤方言和()的。
请说说讲话时的伴随动作对交际有何意义?体态有哪些方面的体现?举例说明不同民族的体态语言有何不同。(清华大学考研试题)
词汇能否成为一个系统?如果你认为能成为系统,请较为详细地归纳出一个系统表;如果你认为不能成为系统,请说明为什么?(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中国的汉语教学语法最狭义的理解目前是指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和80年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
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与融合发生在______。
请从“遗忘”的角度来解释下列现象。(东北师范大学2014)外国留学生经常分不清“询问”和“发问”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常把“发问”混同于双宾语动词“询问”,依照“他经常询问老师一些问题”的句式,说成“我发问老师一个问题”。
随机试题
火灾报警控制器自检时,面板所有指示灯均能被点亮及熄灭,自检后指示灯恢复原状态。()
男性,49岁。午后发热伴咳嗽、痰中带血2周。体检:左肩胛间区有湿啰音。血沉50mm/h,血白细胞10.0×109/L,中性粒细胞0.78,胸片示左上肺斑片阴影伴1cm×1cm透光区。确诊的首选检查是
(2010年)常温下,在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若它们的浓度均为0.1mol/L,测得的pH值为4.75,现将此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在清末和民国时期,武汉、南京、上海与()并称“长江五虎”。
小辉学习成绩一般,音乐节奏感很强,这说明他的智商高。()
行政指挥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
激励原理的核心是以人们各种需要为基本动力问题。下列不属于激励动力的基本类型的是()。
在某所大学征召的新兵有七名:F、G、H、I、W、X和Y,其中有一名是通信兵,三名是工程兵,另外三名是运输兵。新兵入伍的兵种分配条件如下:①H与Y必须分配在同一个兵种。②F与G不能分配在同一兵种。③如果分配X做运输兵,就分配W当
通常信息系统的数据转换图包含两种典型的结构,即变换型结构和
WhosenameisusedtocallNewWorld"Americ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