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患者男,1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2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当晚行阑尾切除术,病理为坏疽性阑尾炎。自术后次晨起,患者表现为腹痛未见缓解,烦躁不安,未解小便。查体:面色较苍白,皮肤湿冷,心率110次/分,较弱,血压10.67/8kPa(80/60mm
患者男,1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2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当晚行阑尾切除术,病理为坏疽性阑尾炎。自术后次晨起,患者表现为腹痛未见缓解,烦躁不安,未解小便。查体:面色较苍白,皮肤湿冷,心率110次/分,较弱,血压10.67/8kPa(80/60mm
admin
2018-06-30
67
问题
患者男,1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2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当晚行阑尾切除术,病理为坏疽性阑尾炎。自术后次晨起,患者表现为腹痛未见缓解,烦躁不安,未解小便。查体:面色较苍白,皮肤湿冷,心率110次/分,较弱,血压10.67/8kPa(80/60mmHg),腹稍胀,全腹压痛,轻度肌紧张,肠鸣音低弱。
为明确诊断,最好选择采取的措施有
选项
A、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B、腹部X线透视
C、腹部B超
D、诊断性腹腔穿刺
E、导尿留置导尿管
答案
D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haoj777K
0
专业知识
全科医学(301)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男性患者,19岁。夏天野浴后发热、呕吐咖啡渣样物。查体:体温38.5℃,巩膜黄染、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心率100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男性,35岁。20天前因车祸致右股骨干骨折,经内固定手术治疗,2小时前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右侧胸痛伴有少量咯血,自感恐惧不安。查体:右肺有少量哮鸣音。若进一步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控制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首选药物是
患者女性,43岁。明显黄疸与全身瘙痒伴乏力,纳差2月余。体检:皮肤、巩膜中度黄染,皮肤可见抓痕。肝肋下2.5cm,质硬,轻度压痛。化验:ALT750U/L,AKP、γ-GT均明显升高,总胆红素(T-Bill)180μmol/L,AFP>25ng/ml,最符
王大娘,71岁,早晨上台阶时,摔倒在地(臀部着地),不能站立和行走,自感局部剧痛,神志尚清楚,家人随即将其送往医院。老人平素视力不好,最近未服用药物,患类风湿关节炎20年,颈椎病5年,曾跌倒过1次。为明确跌倒造成的损伤首选以下哪项检查
患者,女性,28岁。妊娠8周,伴怕热、多汗、心悸、手颤2周。查体:无突眼征,甲状腺Ⅱ度弥漫性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08次/分。双上肢平举细颤。在进一步治疗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下列哪个不属于物理治疗因子
男性患者,32岁。因脓毒败血症并发休克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机械通气治疗,FiO260%,其PaO2仍低于8kPa(60mmHg),拟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压力选择应该
典型的霍乱发病后下列哪项症状常见
A.放射性切口B.梭形切口C.“Z”形切口D.弧形切口E.“十”形切口乳晕下乳房脓肿需切开引流时,选择的手术切口是
随机试题
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好,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的,结果准确度就好。()
女性,50岁,因子宫颈癌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当日无尿,术中出血不多,术前肾功能正常,因此诊断最大的可能为
关于伤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外保温砂浆是由水泥基胶凝材料、EPS颗粒、矿物集料、外加剂等复合而成,并且EPS颗粒体积比不小于80%的保温砂浆。()
上市公司申请发行新股,不能够存在可能严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仲裁或其他重大事项。( )
某房产原登记为甲、乙共有,后甲委托丙到房管局办理换证事宜;换证过程中房管局漏登记乙为共有人,新房产证上仅将甲登记为产权人;后甲将房屋转让给丁,并与丁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乙得知此事后,以房管局的行为侵害共有人利益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
Enough"meaninglessdrivel".That’sthemessagefromagroupofmembersoftheUKgovernmentwhohavebeenexamininghowsocia
最能体现幼儿记忆发展中质的飞跃的是()。
悲观的人抱怨风,乐观的人期盼风的转向,现实的人调整帆。爱就是要冒没有回报的风险,希望就是要冒失望的风险,但之所以要冒险就是因为生命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一点风险不冒。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区别非常好笑,前者看到的是面包圈,后者看到的是那个窟窿。对这段文字概括最
Womenoften【1】thatdatingislikeacattle【2】,andapaperjustpublishedinBiologyLettersbyThomasPolletandDanielNettl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