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糖生物电池作为一种燃料电池,可以将糖的化学能量转化为电流。一般来说,糖生物电池可以实现100%的能量转换,其能量存储密度大约是596安培.时/千克,相比之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存储密度为42安培.时/千克,这意味着糖生物电池比同等重量的现有锂离子电池持续使用
糖生物电池作为一种燃料电池,可以将糖的化学能量转化为电流。一般来说,糖生物电池可以实现100%的能量转换,其能量存储密度大约是596安培.时/千克,相比之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存储密度为42安培.时/千克,这意味着糖生物电池比同等重量的现有锂离子电池持续使用
admin
2020-02-02
35
问题
糖生物电池作为一种燃料电池,可以将糖的化学能量转化为电流。一般来说,糖生物电池可以实现100%的能量转换,其能量存储密度大约是596安培.时/千克,相比之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存储密度为42安培.时/千克,这意味着糖生物电池比同等重量的现有锂离子电池持续使用至少多10倍的时间。因此,不少研究者认为糖生物电池将有效替代传统锂电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支持上述结论?
选项
A、糖生物电池是微生物燃料电池,不可能在高温下工作,因此对生产环境有着比传统电池更严格的要求
B、糖生物电池转化电能效率高,但可重复性较低,而传统锂电池可反复充放电,因此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
C、糖生物电池依赖于人体酶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流,而传统锂电池利用重金属作为催化剂,因此前者更加低碳环保
D、目前,糖生物电池仅应用在人造器官的供电装置中,而锂电池不但可用于人造器官供电,也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供电
答案
C
解析
题干结论:糖生物电池将有效替代传统锂电池。A项,指出糖生物电池相较于传统电池,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更严格,则糖生物电池无法有效替代传统锂电池,削弱了题干结论。B项,指出糖生物电池的可重复性较低,传统锂电池可反复充放电,则糖生物电池无法有效替代传统锂电池,削弱了题干结论。C项,指出糖生物电池相较于传统锂电池,更加低碳环保,说明糖生物电池比传统锂电池更有优势,能够替代传统锂电池,支持了题干结论。D项,指出目前糖生物电池并没有锂电池的应用范围广,则糖生物电池无法有效替代传统锂电池,削弱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hYZ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乡镇公务员分类
0
行测
乡镇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角色混同,是指将自己所具有的不同角色相混淆,而发生的导致背离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角色混同的是:
下列情形中,属于无因管理的是:
从互联网上拷贝信息至涉密计算机时,不符合保密要求的操作有()。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属于()。
有关于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有错误的是()
环境移民,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受到突发或渐近式的不利影响而产生的各种人口迁移行为,包括自愿的、非自愿的,事后被迫的、预先计划的,暂时的、永久性的,个体和家庭自发的、政府主导的移民类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环境移民的是()。
“越是有用的东西越值钱”的说法违背了商品价格是由()。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高低决定着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的分配,竞争力强的企业获得的利润多,而竞争力弱的企业则获得的利润少。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
第一个用管弦乐队来为歌剧伴奏的作曲家是()。
沃尔夫是专写()的浪漫派作曲家。
随机试题
A.变应原引起的IgE介导的变态反应B.IgM、IgG与细胞或组织的抗原结合,补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C.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D.效应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Ⅰ型变态反应是
仪器仪表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患者,男,40岁。因车祸导致脑外伤,出现昏迷,为保证营养供给,需要长期鼻饲,取去枕平卧位,准备接受插胃管。胃管更换的时间是
只需摄仰卧腹部正位的疾病是
女,18岁。因痛经服消炎痛数片后觉胃痛,今晨呕咖啡样胃内容物300ml来诊。既往无胃病史。首选的检查是
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工矿企业、城市给水排水和污水处理的泵是()。
某在建的民用建筑,其建筑高度为120m,里面设置的加压风机、防排烟机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要大于()min。
关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的主观判断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公司(一般纳税人)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19年2月份发生如下事项:(1)期初结存原材料计划成本为2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为3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3万元。(2)2日,购入原材料一批,实际支付价款为5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
()总统克劳斯2009年11月3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已经签署了《里斯本条约》。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已全部批准该条约,使得欧洲一体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