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阐述并分析桑代克的学习律。
阐述并分析桑代克的学习律。
admin
2017-03-13
69
问题
阐述并分析桑代克的学习律。
选项
答案
桑代克提出许多学习律,其中有三条学习律影响最大,并且一直是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和争论的焦点。下面作简单介绍。 (1)准备律(law of readihess)。在猫的迷箱逃逸取食物学习实验中,桑代克观察到,要保证学习发生,猫必须处于饥饿状态。如果猫吃的很饱,放进迷箱,它可能卷缩在那睡觉,而不会显示出任何逃出迷箱的行为。所以,对学习的解释,应包括某种动机原则,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或者说是否发生刺激一反应联结,是同它是否作好准备有关,这就是准备律。但在桑代克学习理论中,动机被看作是一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准备方式,即定势。桑代克认为,准备律完全适用于人类学习。但桑代克本人也一直在修正这条学习律。1911年,他称其为“刺激一反应联结的易感性”;1913年改称为“准备律”;1935年又改称为“OK反应(okay reaction)”。 (2)效果律(law of effect)。这是桑代克学习律中最主要的一条。用桑代克自己的话来表达,效果律就是:“满意或不舒适的程度越高,刺激一反应联结就越加强或减弱”。也就是说,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生和加强,这是正强化律;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则行为反应就会削弱,这是负强化律。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未来的行为起关键的作用。在桑代克的后期著作中,取消了负强化律,因为他发现,惩罚不一定削弱联结。 (3)练习律(law of xercise)。桑代克的练习律是由使用律(law of use)和失用律(1aw of disuse)组成的。使用律是指一个已形成的刺激一反应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则会增强联结的力量;失用律则是指若不予以使用,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其实,练习律就是指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在1930年以后,桑代克在论著中多次表示,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效果时,练习才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练习律也就消融于效果律之中了。 除了这三条学习律外,桑代克还提出五条从属的附律,有人称其为学习的原则。即是:多重反应律、定势律、选怿性反应律、同化律、联想性转换律。 桑代克的学习论走拘是实证进化论的路线,它是以生物学的观点,在学习问题上论证实用主义。它的局限性是援引动物的实验资料说明人的学习特点。并且由于桑代克热衷于发现所谓的普遍的学习律,因此,难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fu5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独立样本和相关样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下列哪种学习理论同时强调认知作用和学习的主动性?()。
小宋在进入成年早期以后,发觉思维中形式逻辑思维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辩证逻辑思维的成分逐渐增多。在帕瑞看来,这个转变过程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小学儿童友谊的基础是()。
做几何证明题,通常会从要证明的结论往回推导,这里用的策略是()。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几个要素是()。
有研究表明、加工深度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请设计一项实验、证明深度与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之间的作用模式。要求重点写清楚设计类型、被试、实验材料、实验程序和数据处理方法。[南开大学2017]
据教育部保守估计,中国目前有超过2000万名以上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超过1年,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试分析留守经历对于青少年的学习成长,职业生涯发展会存在何种影响,并设计研究来证明你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北京大学2016]
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是()
随机试题
进行有关进度控制会议的组织设计的目的是确定()。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_______。
简述分销渠道设计的过程。
在世界市场上采取市场追随者战略的目标是()
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机理无关的因素是:
A.硫酸肝素B.4-硫酸软骨素C.透明质酸D.硫酸皮肤素E.6-硫酸软骨素存在于牙龈的主要糖胺聚糖是
在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特征有()
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ForthepeoplewhohavenevertraveledacrosstheAtlanticthevoyageisafantasy.Butforthepeoplewhocrossitfrequently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