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佣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2008年试卷一第8题)
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佣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2008年试卷一第8题)
admin
2013-09-03
29
问题
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佣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2008年试卷一第8题)
选项
A、傅别
B、质剂
C、券书
D、书券
答案
B
解析
西周时期已存在买卖、借贷、租赁等民事关系。《周礼》所言买卖契约为“质剂”、借贷契约为“傅别”。
西周人将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拿一半。简虽半片,但文是全字。这种竹简分为两种:长的称为质,供买卖奴隶和牛马等物之用;短的称为剂,供买卖兵器和珍异等物之用。本题中由“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佣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可知,双方签订的是买卖契约,买卖契约的称谓应为质剂。B项为正确选项,当选。
A项的“傅别”具有较强的干扰性。“傅”是将借贷的内容写在文书之中,“别”是将这样的券书一分为二,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拿一半。考生看到题目中“刻在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容易误认为是“傅别”。这里再次总结:买卖契约为质剂,借贷契约为傅别。做题时应注意契约的类型是买卖还是借贷。
CD两项涉及“券书”、“书券”。《说文解字?刀部》:“券,契也……”古代的“契”是一种提示物:在人类早期的生活中,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并不是文字,而主要是口头协议,当人们达成某项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定时,就用一块刻有刻痕的竹木片作为这项协议的信物,提醒一方履行义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口头契约已经不能满足频繁的交易需求,人们开始在竹木契券上书写协议的内容,口头契约由此发展成书面契约,古代称为“书契”、“券书”。“券书”、“书券”二者没有实质区别,“质剂”、“傅别”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后来发展起来的,更加细致专业。CD两项不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ftC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妨害司法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某县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郝某涉嫌盗窃罪一案,依法应当遵循下列哪些规定?()
交警李某在执勤时,发现—辆轿车闯红灯,便将该车拦住。李某向车主出示了自己的证件,随后告诉车主周某闯红灯应该罚款30元,并告诉周某,如果不服可向交通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周某不愿掏罚款,在李某要开罚单时,用手拉住李某的手央求李某不要开罚单,反复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让好友乙帮其打扫室内卫生。乙在打扫卧室时,从地上拾到一张工商银行的牡丹灵通卡。乙未将此卡交给甲某,并于4日后到某工商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分3次取出2000余元(乙以前陪同甲取款时知道了密码)。甲曾问过乙是否见过此卡,乙称未见过。后甲报案查获乙。乙的行为构成
法院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根据对案件的不同处理需要使用判决、裁定和决定。请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及刑事诉讼原理。关于判决、裁定、决定的效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行政许可的准许的选项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某市环保局应当地居民的举报对排放烟尘超过国家标准的某化工厂作出了罚款4万元的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治理。化工厂对环保局的行政处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期间,原告找到被告要求协商解决,被告同意遂变更了原行政处罚决定,对原告征收2倍的排污费。原告向人民法
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毒贩甲得知公安机关近来要开展"严打"斗争,遂将尚未卖掉的50多克海洛因和贩毒所得赃款8万多元拿到家住偏远农村的亲戚乙处隐藏。公安机关得到消息后找乙调查此事,乙矢口否认。乙当晚将上述毒品、赃款带到后山山洞隐藏时被跟踪而至的公安人员当场抓获。乙的上述行为应当以
随机试题
体现原始生殖崇拜的旧石器时代雕刻作品是()。[安徽2019]
在我国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提出要推进“三教统筹”。其中的“三教”是指()。
I、Ⅱ期子宫内膜癌首选
正常成人体内,蛋白质约占
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消毒防腐剂的蛋白变性质作用
全民企业与集体科技企业之间发生产权争议,由()界定。
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规定只向发包方、出租人交纳一定的费用;交纳承包、承租费后的企业的经营成果归承包、承租人所有的,其取得的所得,按( )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核对、商定日程的对象,一般可选择()
选取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某种经历,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导入新课的方法是()。
Whenaconsumerfindsthatanitemsheorheboughtisfaultyordoesnotliveuptothemanufacturer’s(1)_____forit,thef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