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近代史上几次大的论战,论述晚清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
结合近代史上几次大的论战,论述晚清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
admin
2018-11-22
78
问题
结合近代史上几次大的论战,论述晚清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
选项
答案
中国近代史上有数次重大的论战,如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守旧派、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问题与主义之争等,这些论战是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投影。 论战: 1.19世纪后半期,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两派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制船造炮,以资“求强”?洋务派“师夷长技”,希望通过发展军工、实业来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顽固派极力反对,认为这是对“祖宗成法”的破坏。二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战。洋务派所推动的洋务运动,在军事工业发展、企业创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2.19世纪末,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论战主要是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的。这场论战使部分知识分子突破了传统思想的限制,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3.1905年到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与以康梁为代表的改良派的论战。论战基本上是围绕着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进行的。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4.1919年开始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反驳说:“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解决,才能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这是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进行的第一次大的思想论争。 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 1.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趋于激进化。洋务派只是学习西方科技,维新派企图进行大的制度变革,革命派则通过革命方式建立了新政权; 2.近代中国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段。洋务派学习的是西方的科技,维新派扩大到了政治制度,而革命派扩大到了社会价值观念,新文化运动则扩大到了西方的核心思想。 3.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往往有思想论争做铺垫。历次重大政治变革,都有思想论争在前,正是论争导致了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政治形势的不断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fXW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厘金制度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的调整,表现在()。①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②缩小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③推动了国际产业的分工④导致了西方大国经济地位的调整
法国《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北伐战争
1948年,南斯拉夫对从苏联照搬来的“行政命令式的国家集权式”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
系统地阐明道家思想的著作《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是汉武帝时()集宾客写成的。《淮南子》问世时,黄老思想在政治上已不占支配地位了。
农业革命的中心以及农业革命的影响。
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的内容分析其实质。
下列关于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苏联进行政治改革②苏联进行经济改革③八一九事件④苏联解体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
随机试题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制作和解协议书的前提条件不包括下列哪一选项?()
在领导权力的来源中,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称为()
Pickoutfiveappropriateexpressionsfromtheeightchoicesbelowandcompletethefollowingdialoguebyblackeningthecorresp
患者女性,40岁,出现呕吐,眩晕,查体可见眼球震颤,该患者的诊断是
患者男,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下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
下列关于盆式橡胶支座的竖向承载力试验结果的合格判定,表述正确的有()。
禁止危及广播电视信号监测设施的安全和损害其使用效能的行为包括()。
现场会谈应侧重调查的内容是()。
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它
TheTraditionalCulture1.社会高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被忽视。2.中国传统文化不会消失。3.你的看法。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