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2012年7月15日,甲因犯爆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2014年5月3日,在缓期执行期间。甲在参加劳动时过失致乙死亡。下列选项中,对甲的处理正确的是:( )
2012年7月15日,甲因犯爆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2014年5月3日,在缓期执行期间。甲在参加劳动时过失致乙死亡。下列选项中,对甲的处理正确的是:( )
admin
2017-04-25
50
问题
2012年7月15日,甲因犯爆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2014年5月3日,在缓期执行期间。甲在参加劳动时过失致乙死亡。下列选项中,对甲的处理正确的是:( )
选项
A、所犯之罪查证属实后,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
B、所犯之罪查证属实后,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年期满后执行死刑
C、缓刑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D、从2014年5月4日起,重新计算缓期2年执行的时间
答案
C
解析
《刑法》第50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甲过失致乙死亡,构成过失犯罪,不是故意犯罪。所以,A项、B项的处理不可能正确。截至《刑法修正案(八)》出台,没有类似于D项的规定,所以1)项的处理也不可能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ev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关于特别纳税调整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甲、乙均为吸毒人员,且关系密切。乙因买不到毒品,多次让甲将自己吸食的毒品转让几克给乙,甲每次均以购买价转让毒品给乙,未从中牟利。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以下关于犯罪形态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关于对刑法分则规定具体犯罪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不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
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黄某倒卖文物案于2014年5月28日一审终结。6月9日(星期一),法庭宣判黄某犯倒卖文物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立即送达了判决书,黄某当即提起上诉,但于6月13日经法院准许撤回上诉;检察院以量刑畸轻为由于6月12日提起抗诉,上级检察院认为抗诉不当,于6月17
刘某,17岁,系某聋哑学校职工,因涉嫌盗窃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刘某的辩护人高某认为刘某并非该案的犯罪人。县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该案。下列哪一项是法院决定按照普通程序审理该案的依据?
某县医院在两个月内连续发生5起“医闹”事件,当地公安部门开展了“打击医闹专项行动”,共处理涉嫌违法、犯罪人员24人,但“医闹”仍时有发生。之后,该县政府倡导发挥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医患调处组织的作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为科学发展观提供重要借鉴的是()
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映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个指标
下述关于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的出入口道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哪项规定是正确的?[2005年第39题]
破产法贯彻对债权人公平清偿的原则,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对所欠职工工资和税款,均按同一比例予以清偿。()
妄想的特点包括()。(2010年11月真题)
当人们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答案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这种现象称为()。
下列选项中,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情形有()。
在UML提供的图中,(37)用于描述系统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38)用于按时间顺序描述对象间的交互。
下列小题使用的数据表结果如下:图书(总编号C(6),分类号C(8),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