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述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试述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admin
2013-09-09
54
问题
试述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选项
答案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并且具有应当受刑罚处罚的刑事违法性行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的概念是形式概念与实质概念的统一,既照顾到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本质,又照顾到犯罪的刑事违法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根据犯罪的概念,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行为危害某一社会形态中某种社会关系及其表现出来的利益形式的属性。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它揭示了国家将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的原因,阐明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 (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在罪刑法定原则支配下,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只有当一个行为既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也违反刑法规范,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具有刑事违法性,才能被认定为犯罪。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阐明了犯罪和刑罚的关系,体现了刑罚的限制和保障机能。 (3)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一个行为如果不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则不能认定为犯罪,应当受刑罚惩罚性体现了犯罪和刑罚的关系。 (4)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缺一不可的基本特征。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反映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说明了国家将一定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以刑罚惩罚的理由,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揭示了犯罪与刑罚的关系,反映了罪刑法定原则中罪刑法定的基本要求,表明了犯罪的法定性。应受刑罚惩罚性反映了犯罪与刑罚的关系,揭示了犯罪的法律后果。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决定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而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则反过来说明和体现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e7J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有权提出违宪审查的主体包括()。
我国宪法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负责处理。
下列选项中,属于春秋时期革新派代表人物的有()。
下列选项中,属于夏朝监狱名称的有()。
(2014年真题)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时,组织投票的方式有()。
(2014年真题)材料一:《汉书·宣帝纪》:“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材料二:《
北洋政府的立法指导原则是()。
(2017年真题)【明】朱元璋:《教民榜文》:“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若不经由者,不问虚实,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人理断。”根据上述材料,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明
西周时期,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被称为()。
某日,警察甲正在追捕一夺路而逃的抢劫者乙,见路旁停一辆未锁的摩托车,未向旁边站立的丙打招呼就顺手骑上去追乙,丙认为甲抢劫了自己的摩托车,于是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公安机关查明后认为甲是为执行公务,因此可以不经丙允许而使用其车,丙听后认为极不公平。运用
随机试题
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的申请文件有()
细菌L型是指
下列情况除哪种情况外都能引起多尿
初始土地登记准备工作中应加强对基础干部、基层登记工作人员和用地量较大的单位和个人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
以下关于资本积累率指标说法正确的有( )。
甲公司为劳务派遣单位。2017年3月10日,钱某被甲公司招用,同日被派遣至乙公司工作6个月。期间钱某被乙公司派遣至丙公司(乙公司的子公司)工作15天,2017年9月钱某派遣期满,甲公司未为其安排工作。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
甲与商家乙订立了某品牌的电冰箱试用买卖合同,双方并没有对试用期间作出明确约定,下列关于该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一个重公德、讲卫生、有礼貌的文明社会或文明城市,并不是靠“五讲四美”的群众运动或制订诸如吐痰罚款等措施所能建立起来的。倘使每个公民没有发自内心的需要,认为讲公德和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倘使没有这种公民意识的自觉,那么,无论依靠多么严厉的强制手段也是无济于事的
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