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死缓犯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关于死缓犯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dmin
2017-04-25
53
问题
关于死缓犯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死缓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未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B、死缓犯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未故意犯罪,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
C、死缓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故意犯罪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D、对于死缓犯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答案
A,B,D
解析
《刑法》第50条第1款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据此,ABD都是正确的。死缓犯只有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才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C项是按照《刑法修正案(九)》之前的刑法规定设置的,因而是错误的。如果不熟悉《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50条第1款的修订,容易答错本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dv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混合销售行为的营业税缴纳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某纠集刑满释放人员乙某、丙某、丁某等人,在批发市场附近设立了一个物流公司。甲某的储运公司雇了30余名“保安员”,对这些保安采用严格地“家长制”管理:建立规章制度,入会实行宣誓效忠制度。甲某要求该农贸市场的经营者进货、出货业务必须交由该物流公司办理,并收取
蛇头甲和乙组织了20多名大陆青年偷渡到日本。在偷渡途中被稽查人员发现。二人为了避免被发现,残忍地将被偷渡者推入海中,造成多人死伤。在仍被稽查人员发现的情况下,二人又使用暴力将稽查人员打成轻微伤。根据我国刑法,二人的行为:()
王某教唆一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李某去盗窃,又将盗窃的方法教授给李某,但李某并未实施,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甲系某国有公司经理。生意人乙见甲掌管巨额资金,就以小恩小惠拉拢甲。后乙以做生意需要资金为由,劝诱甲出借公款,并与甲共同策划了挪用的方式,还送给甲好处费5万元。甲未经公司董事会决定就将100万元资金借给乙。乙得到巨款以后,告知银行职员丙该款的真实来源,丙为乙
王某是某复合厂工人。某村欲办工厂,听村民杨某介绍,得知王某所在的工厂投资少、效益好,于是由村支书、会计和杨某到该厂考察。村支书考察后决定新办的工厂主要生产铝铂制品,因需要购置设备,故决定请王某代为购买,并由该村承担车票和食宿费等,但没有报酬。王某与某机械厂
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下列情形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李某系A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某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袋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随机试题
A、GotothelectureonthehistoryofEnglishlanguage.B、Acceptthecouponsforafreeburger.C、Return150dollarstotheman.
有关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李某,女性,72岁。因急性胆囊炎急诊行胆囊切除术,采用经右上腹腹直肌切口。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和腹胀,第3天晚8点剧烈咳嗽后突然出现切口处有崩裂感,随后有淡红色液体及肠管从切口处涌出。该患者出现的问题是
下列急腹症患者必须做胃肠减压的是
某电厂220kV升压站站内接地短路时,最大接地短路电流为23.6kA,流经变压器中性点的最大短路电流为15kA,经计算该电厂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为0.3Ω,如最大接触电位差系数为0.17,则最大接触电位差应为()。(假设不考虑避雷线工频分流)
根据我国《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当事人签发委托收款凭证时,必须记载的事项有()。
给定材料资料1在北京西北部一栋办公楼冷飕飕的地下室里,一群想要成为企业家的人正聚集在计算机屏幕前,注视着他们最新的项目雏形。而在几公里之外,在一个暖意融融、装修更为豪华的地下演讲厅里,30多名经理和创业者也在讨沦有关新产品和新公司的创意。这两群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我国的法律解释权属于()
有一项实验的内容是:受试者被要求从一大堆抽象的图样中识别出一个样式,然后选择另一种图样来完善这个样式。实验的结果令人吃惊,在实验中表现最出色的受试者正是那些脑神经细胞耗能最少的人。如果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对上述陈述中表面上的矛盾现象做出解释?
列表框中的项目保存在一个数组中,这个数组的名字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