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社会青年甲,伪造了一份本市公安局的工作证,又去黑市上买到一套警服,一天其穿上警服,带上工作证,到某厂女工乙女家中,告知乙的父母说乙被怀疑犯罪,近期将会被逮捕。乙的父母吓得胆战心惊,甲趁机骗说如果乙家出5万元钱,他可以摆平此事。乙父感激不尽,连忙从银行取出5
社会青年甲,伪造了一份本市公安局的工作证,又去黑市上买到一套警服,一天其穿上警服,带上工作证,到某厂女工乙女家中,告知乙的父母说乙被怀疑犯罪,近期将会被逮捕。乙的父母吓得胆战心惊,甲趁机骗说如果乙家出5万元钱,他可以摆平此事。乙父感激不尽,连忙从银行取出5
admin
2016-06-12
45
问题
社会青年甲,伪造了一份本市公安局的工作证,又去黑市上买到一套警服,一天其穿上警服,带上工作证,到某厂女工乙女家中,告知乙的父母说乙被怀疑犯罪,近期将会被逮捕。乙的父母吓得胆战心惊,甲趁机骗说如果乙家出5万元钱,他可以摆平此事。乙父感激不尽,连忙从银行取出5万元给甲。甲又称要与乙单独谈话,借机要与乙发生性关系,乙不从,说自己没有犯罪。甲威胁乙无论其是否犯罪,他都能把她抓起来。乙害怕,不得已与甲发生了性关系。后甲又多次与乙性交。问: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选项
答案
甲伪造公安机关工作证的行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其冒充公安人员招摇撞骗,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构成招摇撞骗罪。由于他伪造证件的直接目的是进行招摇撞骗,所以,其伪造证件的行为与招摇撞骗的行为之间有牵连关系,应从一重处断,即只定招摇撞骗罪一罪。甲采用威胁的手段,使乙在违背自己意志的情况下与其发生性关系,构成强奸罪,且其强奸行为与招摇撞骗行为无牵连关系,所以对甲应以招摇撞骗罪和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dIn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应该比行业内的平均薪酬水平高15%左右,这样既不会使企业负担过重,又可以达到吸引和保留人才的目的。这是薪酬管理原则中的:()。
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关系的会计报表是:()。
某葡萄酒厂能够生产高、中、低三个档次葡萄酒。为了解投产后的利润情况,财务人员对有关数据进行了预测。测算结果如下表所示:投产后第二年,企业发现高档葡萄酒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决定通过电视广告宣传其品牌,当年需投入广告费100万元。同时暂不生产高档葡萄
(2010年单项选择第40题)我国甲公司拟与外方合作生产汽车,就谈判地点问题进行利弊分析,主场谈判的主要缺点是()。
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 )理论,围绕“人的本性”来论述人类行为规律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如果杨某拿到工钱后就将老板的儿子交还而没有提出再拿5万元的要求,则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在题4所述情形下,对杨某有哪些法定或者酌定处罚情节?
假设本案诉讼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自愿达成了仲裁协议,然而甲男、乙女却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受理?为什么?本案一审中人民法院在诉讼程序上有何错误?为什么?
甲某1998年8月1日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罚执行3年后被假释。假释后,甲长期未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而自己从事的工作太辛苦,挣钱又太少,为过上有钱的日子,于是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甲多次参与赌博,以此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业。近2年
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如何认定本罪?
试论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客观方面。
随机试题
A、Choosetobepositive.B、Askfriendsforhelp.C、Writeabiographyforoneself.D、Jointheamy.A短文开头提到,我们不能选择逆境,但我们能改变自己对待逆境的
参与组成胸廓下口的结构有()
蛋白质生理价值的高低,主要决定于
普通X线摄影用的管电压范围是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下列______情况中不得超车:a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b前车车速达到限速标准的;c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d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
【2012年临沂市真题】老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哪位同学愿意请我?学生:(都面露喜色,大声喊)到我家!到我家!老师:很高兴大家都愿意请我。但我只能去一家,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得好,我就到谁
A、 B、 C、 D、 C由对角线组成的两个阴影面为相对面,排除A;B项顶面和正面的阴影不应以边相接,排除B;C项可由给出图形折出;D项的正面和右侧面应为相对面,排除D。此题选C。
用来衡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
《唐律疏议.断狱律》:“诸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即疑狱,法官执见不同,得为异议,议不得过三。罪有疑难谳,从赎。疑,谓虚实之证等,是非之理均;或事涉疑似,旁无证见;或旁有闻证,是非似疑之类。”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
Anargumentmadebysupportersofsmokingwasthat______.Theauthorassociatestheissueofglobalwarmingwiththatofsmok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