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秦某与唐某合伙开了一家理发店,后因生意不好,入不敷出,秦某认为是对面的理发店抢了他们的生意,于是指使唐某去将对面理发店的理发工具偷来,使其没法做生意。唐某趁夜间撬开对面理发店的锁,正欲行窃时,发现邵某睡在理发店内,遂将邵某强奸。后唐某听到外面有警车声,未来
秦某与唐某合伙开了一家理发店,后因生意不好,入不敷出,秦某认为是对面的理发店抢了他们的生意,于是指使唐某去将对面理发店的理发工具偷来,使其没法做生意。唐某趁夜间撬开对面理发店的锁,正欲行窃时,发现邵某睡在理发店内,遂将邵某强奸。后唐某听到外面有警车声,未来
admin
2012-09-10
65
问题
秦某与唐某合伙开了一家理发店,后因生意不好,入不敷出,秦某认为是对面的理发店抢了他们的生意,于是指使唐某去将对面理发店的理发工具偷来,使其没法做生意。唐某趁夜间撬开对面理发店的锁,正欲行窃时,发现邵某睡在理发店内,遂将邵某强奸。后唐某听到外面有警车声,未来得及偷理发工具就仓皇逃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选项
A、秦某构成盗窃罪未遂
B、唐某构成盗窃罪中止
C、唐某构成强奸罪既遂
D、秦某对唐某的强奸行为负一定的刑事责任
答案
1,4
解析
本题考点是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以及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行为。《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秦某指使唐某去盗窃,唐某也实施了盗窃行为,故二人构成共同犯罪。对于秦某,应当按照盗窃罪来处罚。唐某在实施所教唆的盗窃罪时又实行了强奸行为,构成强奸罪既遂。这属于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问题,即在共同犯罪中,原共同犯罪中某一或数个共同犯罪人,实施了超过原共同谋定的故意范围以外的犯罪行为。实行过限的犯罪行为由过限行为实施者自己承担,对过限行为没有共同故意的原共同犯罪人,不对过限行为负刑事责任。因此,秦某对唐某的强奸行为不负刑事责任,D选项不正确。犯罪中止是“能达目的而不欲”,即行为人自身主观上想停止犯罪行为,而犯罪未遂是“欲达目的而不能”,罪犯停止犯罪行为是基于外在原因。这里的“能”与“不能”是以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自己所认为的“能”与“不能”。本案中,唐某听到警车声就仓皇逃走,其停止犯罪是由于外部原因,属于“欲达目的而不能”,是犯罪未遂。秦某的教唆行为已经既遂,但对于其所触犯的盗窃罪而言,唐某的未遂导致盗窃未成显然属于秦某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秦某也是犯罪未遂。故本题答案是A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dHx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于宪法规范的理解正确的是:
依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认定婚姻是否有效应当以下列哪一项为准据法?
法律实现的标准有许多方面,但是不包括下列哪一个选项?
下列关于房地产转让、抵押交易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贸易术语需要由卖方办理出口和进口手续?()
下列哪一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平等就业原则: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32条规定:“澳门居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公共安全和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有关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居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根据此项规定,下列哪个分析判断是正确的?(
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民商事判决的认可和执行的表述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王某准备开一家火锅店,经多方咨询得知需要取得所在县的工商局、卫生局和消防大队等行政部门的许可,那么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该县政府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哪一种做法是不合法的?
在一起自诉案件中,自诉人因对法院审理不满,未经法庭许可而中途退庭。对此,法庭应如何处理?()
随机试题
沙俄时期,资产阶级派别——革命民主主义派和民粹派创办的著名的资产阶级报刊有()
1709年,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即《安娜法令》的国家是()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随右心衰竭加重,下列哪项表现会减轻
男,50岁。左下牙龈癌,行龈颌颈联合根治术并放置负压引流,其引流去除的最佳时机为24小时引流量不超过()
某监理企业向建设单位提供工程建设咨询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属于()收入。
“备案号”栏应填:“标记唛码及备注”栏除了填报标记唛码外,还应填报:
()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
李某在银行办理了一张贷记卡,一张准贷记卡,透支额度均为20000元,到期还款日均为次月的25日。5月15日,李某在商场用贷记卡购入10000元的钻石戒指(假定银行当日记账)。6月15日,李某用准贷记卡购入12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假定银行当日记账),
以下适用著作权法的有()。
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