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2010年9月17日北京发生“惊天大堵”。当日,北京一场细雨,长安街东西双向堵车,继而蔓延至143条路段严重堵车,北京市交管局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2010年9月17日北京发生“惊天大堵”。当日,北京一场细雨,长安街东西双向堵车,继而蔓延至143条路段严重堵车,北京市交管局
admin
2019-01-23
44
问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2010年9月17日北京发生“惊天大堵”。当日,北京一场细雨,长安街东西双向堵车,继而蔓延至143条路段严重堵车,北京市交管局路况实时显示图几乎通盘红色。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以“令人崩溃”“惨不忍睹”的字眼来形容。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理事陈宝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北京“首堵”已成常态,不“迁都”已经很难改变城市的路况。
12月13日,上海学者沈晗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解决北京集中爆发的城市病,迁都是最好的选择,并提出未来的新首都应选在湖南岳阳或河南信阳。有人将其表述称之为“迁都治堵”。12月15日,沈晗耀告诉《郑州晚报》记者,媒体“曲解”了他迁都的本意,他的设想是在中部与西部、南方和北方连接处的枢纽地区建设“新首都”,培育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拉力”,以此根本改变中国生产力分布失衡的状况。治疗北京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只是迁都后的一个“副作用”。沈晗耀说,他所认为的新都选址,不应该是一个已经成型的大中型城市,而是再造一个新城。与大多数建议者一样,沈晗耀将“新都”的选址定在了中原地区或长江流域,较好的两个迁都地址是:“一个是湖南岳阳.一个是河南信阳。距离武汉二三百公里的地方都是最佳的选择。”他的理由是,这些地方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更重要的理由是,迁都能够带动中西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重心的转移。
其实,1980年就有学者提出将首都迁出北京的问题。1986年,又有学者提出北京面临迁都的威胁。一度引起极大的震动。2006年,凶猛夹袭的沙尘暴将“迁都”的提议推向高潮。当年3月,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479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要求将首都迁出北京。此后.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在网上发出酝酿已久的迁都建议书:“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已经濒临崩溃。我们呼吁:把政治首都迁出北京,迁到中原或南方。”并上书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建议分都、迁都和修改宪法。2008年,民间学者秦法展和胡星斗合作撰写了长文《中国迁都动议》,提出“一国三都”构想,即选择佳地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行政首都,而上海作为国家经济首都,北京则只保留文化职能,作为文化、科技首都。
网络上,关于迁都引发的争议,依旧在热议,甚至已有“热心人士”开始讨论新首都如何命名。但现实是,每一次环境事件都会引发民间对于迁都的猜想和讨论,不过,也仅仅限于民间。
(摘自中国新闻网《大堵车引中国迁都争论多地掀民间选都热》,2010年12月17日)
选项
答案
草率的结论,偏颇的论证 上文通过一系列有问题的推理,预言北京不“迁都”已经很难治疗城市病的结论。这样的推理和预言,逻辑上是很难成立的。 首先,文中多次提到“城市病”,但是由始至终都没有给出城市病的概念。犯了概念界定不清的错误。 其次,文中提到不“迁都”已经很难改变城市的路况,但迁都不一定能改变城市的路况。如果拥堵是首都固有的特征之一,那么是不是还要迁都呢?况且,迁都也未必是治堵的唯一手段,如果大量削减公务用车。合理规划市政建设,建设多中心城市……这样的方式方法成本更低,治理效果更好,迁都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犯了论据不足的逻辑错误。 再次,文中提到“距离武汉二三百公里的地方都是最佳的选择”。他的理由是,这些地方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带动经济发展及经济重心转移。是否适合做首都的城市,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而这些地方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犯了单一原因的逻辑错误。 最后,文中用“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已经濒临崩溃”,那么拟定的迁都地,其自然条件是否适合建设成为新首都呢?固然,北京有沙尘暴,但是,南方有洪涝灾害,西部地广人稀风沙大,有的地区处于地震带。看来以生态环境的问题作为迁都的理由看似有道理,其实二者并不相干。因为迁都了也不一定生态环境就一定好。论述者的论证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是美丽的空中楼阁)。要加强这个论证,还需提供更有利的证据。 由此可见,上文在论述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逻辑错误,因此,它的结论也难免有草率、武断之嫌。
解析
(1)文中提到不“迁都”已经很难改变城市的路况,但迁都不一定能改变城市的路况。如果拥堵是首都固有的特征之一,那么是不是还要迁都呢?况且,迁都也未必是治堵的唯一手段,如果大量削减公务用车,合理规划市政建设,建设多中心城市——这样的方式方法成本更低,治理效果更好,迁都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犯了论据不足的逻辑错误。
(2)文中多次提到“城市病”,但是由始至终都没有给出城市病的概念。犯了概念界定不清的错误。
(3)文中沈晗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解决北京集中爆发的城市病,迁都是最好的选择。犯了过于绝对的逻辑错误。迁都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材料中论据不足以支撑此观点。
(4)文中沈晗耀说,他所认为的新都选址,不应该是一个已经成型的大中型城市,而是再造一个新城。较好的两个迁都地址是:“一个是湖南岳阳,一个是河南信阳”。显然不是“再造”一个新城。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5)文中“迁都能够带动中西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重心的转移”。为何不直接迁都到广袤的西部地区,而要“在中部与西部、南方和北方连接处的枢纽地区建设新首都”?前者的效果难道不是更加显著吗?这里犯了论据不充分的错误。不足以支撑论点。
(6)文中提到“距离武汉二三百公里的地方都是最佳的选择”。他的理由是,这些地方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带动经济发展及经济重心转移。是否适合做首都的城市,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而这些地方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犯了单一原因的逻辑错误。
(7)文中用“中国北方的生态环境已经濒临崩溃”,那么拟定的迁都地,其自然条件是否适合建设成为新首都呢?固然,北京有沙尘暴,但是,南方有洪涝灾害。西部地广人稀风沙大,有的地区处于地震带——看来以生态环境的问题作为迁都的理由是有待商榷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crc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在看《西游记》时产生对人物的想象属于()
研究情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情绪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是()
信号检测论两个独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表1和表2、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设计一表1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表2方差分析结果实验设计二表3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表4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回答若该设计的交互作用显著,则应进一步做的统计分析为()
X与Y的相关系数为r=0.87,σ=41.4,则X与Y的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标准误差SYX为()
关于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设矩阵A=,E为单位矩阵,BA=B+2E,则B=
设矩阵A可逆,且A的每一行元素之和均等于常数a,试证:(1)a≠0;(2)A-1的每行元素之和都等于。
设f(t)有连续导数,且g(x,y)=f(y/x)+yf(x/y),则x=().
随机试题
A、Threemonths.B、Sixmonths.C、Ninemonths.D、Itisnotfixed.AMissChan提及她在招聘信息中看到该职位要求有三个月的试用期(probationaryperiod),故A项正确。
纤溶系统的成分有
简述头脑风暴法与德尔菲法的区别。
下肢水肿的治疗原则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描述正确的是
甲、乙双方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不符合约定要求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这在我国合同法上称作什么权利?()。
仲裁调解书应于()生效。
按照语言对计算机硬件的依赖程度,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程序语言。()
通过对某地农村情况的调查发现,如果农民从事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农业项目,那么收益普遍较好;只要农民从事产业化程度不高的农业项目,收益就普遍不好,高效农业项目发展需要多样化。朝阳村农民收益很好。可见,朝阳村的农业项目()。
对于大范围雾霾来说,除了工厂污染,每辆汽车、每个采暖炉等也是污染源。对于社会公民,如果只指责政府治污不力,却自顾自继续排污,显然是不恰当的行为。雾霾面前,没有人能“自强不吸”,解决污染问题固然需要政府的力量,但也需要每个公民切实身体力行、有所担当。这段文字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