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关于“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竞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关于“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竞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
admin
2012-09-18
69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关于“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竞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日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册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横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编纬”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编’。”荀勖《穆天子传》记“燕郡魏冢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用麻绳。”毫无疑问,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
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A、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可能是错误的
B、只有“韦编三绝”的“韦”是皮做的绳子,其余编联简册用的“韦”都是“素丝编”和“青丝编”
C、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译皮绳是错误的
D、“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只见于史书的记载,而尚未见过用皮绳编联简册的实物
答案
C
解析
作者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观点明确肯定,而不是“可能”,排除A项。B项为对划线句子的错误理解,原句只说是“被译为皮绳”,不能得出…韦’是皮做的绳子”。D项表述错误,“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是《辞海》的解释,而不是史书的记载。本题答案为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kaotiyun.com/show/cd9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语文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语文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论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请设计一节写作课的教案,达到以下目的:(1)学生能够用英语写介绍culturalrelics的短文;(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根据以下提示,以FacingDifficulties为题,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要求要点齐全。1.人生充满困难;2.有的人一遇到困难就胆怯;3.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
()既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高中英语课程的()是为每一个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的课程。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中唐诗人______笔下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盛唐诗人王维诗中的“白云回望合,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些同志( )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 )知道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中的地位,( )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义明一起抓,( )当精神文明建设形势比较好,经济建设任务又
随机试题
胸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的栅比不应小于
急性阑尾炎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是
有人概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认为它们出现各种现象的正确顺序为()。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应当包括()。
已知在以均值为纵轴、以标准差为横轴的均值标准差平面上,由证券A和证券B构建的证券组合将位于连接A和B的直线或某一条弯曲的曲线上,并且()。
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创新是一个( )。
使用约束用具时,患者肢体应保持()。
泰戈尔
在植物实验中,植物学家利用植物标本间的差别把长叶草分为9类。但是这种划分是错误的,因为在用来区分的样本中,有6类标本都同时取自同一区域。以下哪项假设最有可能是以上推理的前提?
下列是一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材料:材料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就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最新回复
(
0
)